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北京日报: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呼唤国家叙事话语升级迭代—— 从“中国是什么”转向“中国为什么”
来源: 北京日报2024年4月15日第11版发稿时间:2024-04-17 14:35

  王晓晖

  阅读提要

  ●伴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深刻影响世界,我国国际传播进入深刻变化和快速升维的过程中:以往着力于“中国是什么”讲述中国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话语权主观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世界需要“读懂中国”的客观需求。

  ●中国故事讲述,既需要记者的观察,也需要学者的思考;既需要传播的广度,也需要思想的深度;既需要中国表达,也需要外界发声。

  ●中华文明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为国际传播提供价值和学理支撑,成为国际传播迭代升级、形成话语突围的新机遇。

  ●当前,国际话语权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中国话语权与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不相匹配的问题还未能根本解决。话语是权力,竞争的是思想和价值。

  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际认同,是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的使命和责任。伴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深刻影响世界,我国国际传播进入深刻变化和快速升维的过程中:以往着力于“中国是什么”讲述中国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话语权主观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世界需要“读懂中国”的客观需求。国际传播中双向的需求落差和理解赤字,呼唤中国故事提供更强大的阐释力和解释力,呼唤更逻辑自洽、更有效能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生长与生成。

  因应这种时代要求,中国故事讲述正在发生从“中国是什么”到“中国为什么”的重大转变,国家叙事话语由“象”入“道”,探索讲清楚“中国为什么”,尝试通过底层逻辑的讲述,以价值观赢取话语权。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不断创新迭代,探索在国际关系和媒介生态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立足中华文化基因、深入发展底层逻辑、扩展公共对话空间、引发多元共识叠加、推动共同价值接纳、寻找交流与互动的最大公约数,逐步建构一个能够支撑文明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与对话性的全新国际传播生态,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聚合思想和传播的力量,说清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中国故事讲述,既需要记者的观察,也需要学者的思考;既需要传播的广度,也需要思想的深度;既需要中国表达,也需要外界发声。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探索以“媒体传播+智库思想”的方式,链接记者与学者的思考,聚合思想和传播的力量,说清楚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例如,中国日报社打造传播型智库——中国观察智库,致力学术与传播资源有机融合,探索“媒体+智库”的特色传播路径,依托长期厚植的中外智库学者、政要等人脉资源,借外脑观察、借外嘴说话;依托公众号发布逻辑严密、有学理支撑的观点文章,以国际时评提升主流媒体在舆论场上的主导权。不少媒体试图通过对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资源的盘整,尝试聚合起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话语力量,让传播更有思想洞察,故事更有逻辑支撑,理论更有传播加持,让传播和理论相加,双向赋能,创建出中国故事讲述对中国发展、中国与世界关系更充分的阐释力、更有效的解释力。

  在探索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更充分的阐释力、更有效的解释力来自真正“读懂中国”,也深刻理解世界。作为世界的中国,中国向世界贡献了越来越大的发展权重,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作为一种制度体系的崛起,中国发展为全球治理与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路径选择。中国致力走自己的道路,把发展的选择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意味着中国话语必须负载起全人类共同价值、具备能够回答世界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只有在底层逻辑支撑层面能够获取持续动力,才能应对各种污名化、妖魔化、认知战和舆论战,才能在风高浪急的制度之争、道路之争、意识形态之争中,以世界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传播新形态,为中国发展开拓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提供舆论保障。

  开掘中华文化,对民族复兴进行全球定义和价值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深刻提示我们:要在国际政治与经济遇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当下反思,如何从深厚的中华文化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持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形成了对世界的政治影响、价值引领和文化吸引。至此中国国际传播下半场,我们必须思考和做出回答的是:如何立足中国独特文化基因,超越浅表叙事,深入中华文明精神特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要把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置于新的时代环境下,以当代的眼光、于世界的维度进行再审视、再开掘,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创新性的制度描述、价值挖掘、全球定义、认同建构,提高对自我发展、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建构过程中的定义权和解释力,在中国故事中讲述出中国道理,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认同度,使中华文化在回答当代世界性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和解释力,并将其转化成国际竞争的实力和国际传播的优势。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明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为国际传播提供价值和学理支撑,成为国际传播迭代升级、形成话语突围的新机遇。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注重以“文化挖掘+学理支撑”的方式,尝试以当代的眼光、于世界的维度对中华文化进行再审视、再开掘,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全球定义和价值赋义,从而讲出中国故事源自于中华文明的根性逻辑,以及这种逻辑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例如,我国民族外宣品牌“道中华”自上线以来,立足“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定位,按照“学理化阐释、通俗化表达、大众化传播”的方法思路,从讲清楚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澄清国际社会误读、误解入手,访谈民族、宗教、涉疆、涉藏、人权及各领域权威专家,以学理化文章讲好故事、说清道理、引领舆论,在舆论最前沿探索中国故事的深度讲述。

  打造交流的最大公约数,在中西知识对话中增加确定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近年来,我们在国际传播中也深刻认识到,文明互鉴的理念有助于引领中国在报道世界议题时,尝试跳出以“我”出发的单向视角,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文化交流共享中寻求共性,理解差异,增进认同;主动以“对话交流+文明互鉴”的方式,去打造交流的最大公约数,打造最大公共话语空间,在中西知识对话中,建立沟通理性,向国际社会和舆论场注入确定性力量。

  进入新时代,中国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样的价值话语不仅可以占据世界文明高地,也具有中华文明根性逻辑的深刻依据。需要持续推进的工作是,深入开掘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基因与精髓,找到并说清楚中华民族文明根性,说清楚它所凝聚和体现的现代文明,久久为功,逐步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和具有世界表达能力的叙事框架。一方面,讲述有意义、有深度、有温度、有意思的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也应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性话题中去。在这些公共议题的交流往还中,中国话语所表达出的中国立场、中国理念,所呈现出的中国视角、中国智慧,就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围绕这个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中国新闻社推出“东西问”,紧扣国际舆论热点话题,有针对性地访谈记录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回应中西方发展中碰撞出的重大现实性问题,通过挖掘、整合中外学界的智库资源,立足学理,打造交流的最大公约数,打造最大公共话语空间,在中西知识对话中,建立沟通理性,增加确定性力量,构建“于我有利”的国际传播舆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穿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当前,国际话语权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中国话语权与综合实力、国际地位不相匹配的问题还未能根本解决。话语是权力,竞争的是思想和价值。无论是世界在更大、更深层面“读懂中国”的刚需,还是消除误读、误判空间,中国国际传播都不能长时间盘桓于欲说还休的话语模糊空间,而必须实现话语升级和价值呈现,说清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说清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底层逻辑,让世界看到中国思想与行动的核心理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作者为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4/20240415/20240415_011/content_20240415_011_1.htm#page10?digital:newspaperBjrb:s661c4008e4b0181b998b4333

审核:韦承金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杨庆山出席巡视马克思主义学...
专家学者齐聚南开 共议新时代...
13名南开师生荣获第二届“舒...
我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材《人...
南开大学举办“铭记国殇史,...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来校调研
学校召开院长部处长联席会推...
奇瑞控股集团一行来访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