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人文经典 解读沈尹默诗《幽靓》之一 感发的生命
来源: 今晚报20230530 19版发稿时间:2023-06-01 15:22

叶嘉莹讲 宋文彬整理

  这一次,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沈尹默先生的一首诗《幽靓·民国纪元前五年》,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全诗都是象喻。在介绍这首诗之前,我想先说两句题外话,也是有感而发。前些时候,我在讲学时,曾经有同学问我:“老师,你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处呢?”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助你找工作,更不能帮助你挣钱发财。那么,为什么还要学它呢?

  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我曾经说过,好的诗词作品之中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它是由作者传达给读者的,而且可以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你的心活泼起来,永不衰老。这就是诗词的好处。

  辛弃疾有两句词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博山寺作》)陆机的《文赋》里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倘若一个人能够把松树和竹子都当成知心朋友,听到山鸟的叫声和看到花开花落的变化都会受到感动,那么他对人间发生的事情怎么会无动于衷呢?作为一个人,最关心的当然还是人世间的事情。所以杜甫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黎元”,就是老百姓的意思。在唐代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将要爆发的时候,朝廷已腐败之极,老百姓也困苦之极,杜甫看到老百姓的苦难流离,预感到大乱将起,心中就不由得一阵阵发热,恨自己没有办法解除老百姓的痛苦。这就是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博大而善感的心灵。

  曹丕写过一本书叫《典论》,这本书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叫《论文》,流传了下来,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他说,你的生命和你在这个世界上的荣华快乐都有一定期限,而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作者,他的诗歌中所包含的那种感发的生命,是在千载之后都能使别人感动不已的。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3-05/30/content_15371_7755449.htm

审核:韦承金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学校召开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
五四青年节:南开优秀青年和...
珍贵古籍《疑年录》《清代公...
代数类课程研讨会暨“101计划...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所属北化研...
我校召开新医科建设发展研讨会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30周...
南开大学召开省部级以上科研...
【学习教育】校领导为两学院...
济南市副市长一行来访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