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凝 记者 马成 摄
全国人大代表陈军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在北京参加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时,带来了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的最新研发成果──水系电池的样品。作为该实验室负责人,他一直在关注如何发挥实验室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服务国家及天津高质量发展。
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科技创新战线的一员,陈军深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陈军认为,只有真正走到、看到,才能了解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就开始赴全国多地调研学习,围绕营造良好基础研究环境助力创新驱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准备相关建议。他走访了京津冀、长三角,以及黔渝湘等地的新能源企业,调研了解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储能的大规模应用,并了解到要解决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问题和项目落地,需要打通科技产学研紧密结合链式创新中的“堵点”、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从而让成果走向市场。他也把这些调研成果写成建议,尽自己的力量为民发声、不负重托。
作为高校教师,陈军不仅瞄准行业前沿,做好创新和科研,也重视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为行业培养和储备人才。如今,他为新能源专业本科生授课时,使用的是他主编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丛书,这是国内第一套面向新能源专业本科生教材。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3-03/14/content_158_7436353.htm
审核:乔仁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