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杨 通讯员付坤)1937年7月28日深夜至29日,侵华日军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实施野蛮轰炸,在毁校之后,还将学校财产劫掠一空……
7月28日,成为南开学校“校殇日”。
昨天上午,南开大学部分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鸣响校钟,齐诵铭文,纪念南开学校“7·28校殇日”85周年。
回望85年前的“七七事变”,南开大学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第一所被日寇毁掠并化为焦土的高等学府。一时间,学校尽为废墟,重达一万三千余斤,刻有《金刚经》的南开校钟也被劫掠。南开大学被炸后,校长张伯苓公开表示:“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我们不仅仅是纪念那段悲壮的历史,更是纪念、体会、发扬事件背后的精神。”张伯苓老校长后人张元龙说,南开的百年历史体现了几代人执着、踏实的精神,和为民族复兴不变的信仰。
活动上,叶嘉莹先生再传弟子、南开大学文学院2016届校友于家慧吟诵校钟铭文:“七七事变,雠寇肆狂;毁我校园,景钟云亡;今兹重铸,宫声喤喤;莘莘学子,济济堂堂……”
目前的南开大学校钟,是1997年为纪念南开园被炸60周年而重铸。新校钟重3000公斤,高1.937米,寓意铭记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与会代表表示,“南开人必将恪守革命遗志,弘扬爱国之情,以实际行动‘知中国,服务中国’,让南开精神永存永驻。”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韩松城摄
原文链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2-07/29/content_15354_651907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