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教育报:南开大学学生团队研发新技术——助癌症患者精准选药
来源: 《天津教育报》2021年9月28日A2版发稿时间:2021-10-11 14:41

  本报讯(记者 刘佳 通讯员 付坤)随着癌症进入“精准治疗”时代,特异性更强、毒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药物也不断推陈出新。面对种类繁多的靶向药,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近日,南开大学药学院“AccRate”学生创业团队,首次基于药物作用“第一性原理”,开发了准确、高效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并命名为AccRate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用药前预测药物对患者的有效性,帮助患者更精准地用药。目前,学术界尚无将药物探针应用于组织染色的报道。

  南开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恒所在的课题组此前一直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在研究药物靶点时,需要借助药物探针进行实验。这引发了课题组思考:是否可以利用药物探针,在组织标本上进行染色,实现药物效果“可视化”,从而帮助患者更精准用药。

  而后,团队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了这一想法,并开发了准确、高效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命名为AccRate技术。张恒介绍说,“这一技术通俗来讲,就是用荧光标记药物,并作用于患者的病理切片上,如果药物能够与患者的靶点原位结合,荧光就能显示出来,如果没有靶点存在,就检测不到荧光信号。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弱来预测靶点的含量,根据荧光信号的位置预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利用该技术处理患者的病理切片,在4小时之内就可以通过染色强度来预测该靶向药是否对该患者有效。”

  项目团队进一步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回顾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用药后的疗效与AccRate预测的结果几乎吻合。该研究论文于2019年发表于Cell子刊《iScience》上。

  张恒介绍,利用该技术,可帮助癌症患者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为患者争取更多用药时间和机会,还能够避免用错药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技术还有助于药物研发,某些靶向药探针的染色结果还可用于辅助病理诊断,在外科手术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利用该技术,还将有助于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大概率有效的患者入组,能够提升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目前,项目团队已与多家医院合作,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规模,现有数据显示:该技术预测药物疗效的准确率可达95%。已有多个投资机构和企业对AccRate项目表示关注和肯定。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二次理工科...
南开大学获2029年亚洲化学大...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腾冲市委书记一行来访
校领导赴云南省开展招生宣传
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治理研究...
南开大学2025年国际前沿小学...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