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环境报:高校学生是“有机会挽救地球的一代人”
来源: 中国环境报2020年10月13日3版发稿时间:2020-10-16 17:32

专家呼吁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

本报记者 刘蔚

  “疫情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使命”学术论坛10月10日在天津召开。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强调,高校学生是“有机会挽救地球的一代人”,“十四五”是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提高紧迫性,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对于生态文明事业而言,培养数量众多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生,远比培养一个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环境专业学生更具价值且长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奇教授表示,“比较环境领域的专业教育,面向非环境领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等教育的‘源头治理’”。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雪花教授对此持同样看法。她表示,为了改变培养的经营类人才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需要的窘境,就要在教育过程增加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绿色知识,原来只有传统专业知识,要增加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知识;二是绿色理念,要从原来以经济为主的发展理念,转变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三是绿色技术,要从原来传统的计量学分析技术,转变为绿色经济分析技术。

  此次论坛由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主办,南开大学承办。与会专家认为,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科、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现代国家生态治理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指出,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专门机构,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毕业生肩负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先行、科技先行,努力为解决国家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学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必修课”。

  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表示,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出的“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崭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生态挑战和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这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加大专门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现代化新型绿色高校,努力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编辑:吴军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腾冲市委书记一行来访
校领导赴云南省开展招生宣传
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治理研究...
南开大学2025年国际前沿小学...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学习教育】校领导为四单位...
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
南开大学第十八期“青马工程...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