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走好走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一周年综述
来源: 天津日报2020117 2版发稿时间:2020-01-21 09:27

  南开大学

  梁启超纪念馆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和平区朝阳里社区

  天津港

  365天,8760个小时,525600分钟。

  一年来,海河儿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7日天津视察时提出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全面践行、一体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实体经济、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前行。

  好政策好环境   创新引领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的话语,指出了新旧动能转换期天津的发展路径。

  我们要做好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了,我们才能够扎扎实实、名副其实攀登世界高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都有这样一份责任。总书记在天津港的谆谆教诲,给天津这个老工业基地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潜力,充分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以智能科技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赋能传统经济,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推动天津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从老工业基地迈向创新型城市,天津是怎么做到的?

  出台一个好政策。去年我市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到目前已经有4批共911个项目受益,市、区两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累计安排已达36.4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正发挥着“精准滴灌”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专项资金实施以来,已拉动天津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建成6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81.17%,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三,R&D占GDP比重为2.62%,居全国第五。

  创造一个好环境。2019年年初,天津出台“民营经济19条”,全面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仅此一项,全年预计减少政府性基金收入149亿元。当年9月,天津推出了“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清单之外各单位不得擅自设定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真正“一门、一窗、一网、一号、一次”。这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仅去年前三季度,天津市级行政许可就从1133项降到228项,减少了80%,实现“大瘦身”,对保留的事项也实现办事效率“大提速”,“最多跑一次”办理比例超过70%。

  “正是基于天津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将总部迁至天津。”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戴旻说。

  “未来5年我们将在天津投资上百亿元。”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表示。

  企业家们的观感,与权威部门的调研结果相契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里,天津在要素、法治、政务、市场、创新等5个维度均位居全国前列。

  好政策、好环境,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破土而出,一批“航母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巨变成长。我市“国字号”科技型企业规模显著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000家。

  一手抓传统产业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天津工业生产稳中向好,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去年1月—10月,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0.9%,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分别增长39.3%和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同比增长5%。

  更难能可贵的是,市场预期和信心不断增强。2019年11月,天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再次重回荣枯线以上,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回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底气更足、后劲更强。

  城市谋篇布局   绿色生态之城崛起

  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

  875平方公里湿地,泡泽棋布;736平方公里生态屏障,野趣自然;153公里海岸线,绿意延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还市民一个水清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一幅亮丽的生态画卷正在津沽大地次第展开。

  冬日的七里海,辽阔、隽美,5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于天地之间翩翩起舞。自去年以来,在七里海湿地迁徙停留的候鸟超过50万只,其中东方白鹳数量创历史新高。

  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

  在最大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北大港湿地,入冬以来,前来落脚的候鸟已经突破了100万只,种类增加到276种。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候鸟的持续回归,印证了我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成效。

  从“蓝图”到“蓝天”,实干是最管用的法宝。2019年,我市生态顶层设计持续落地。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以经营城市的思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等组团,城市特色进一步凸显,城市价值进一步提升。

  在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双城之间,一道规划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成为我市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篇“代表作”。绿色生态屏障区域内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到2035年,屏障区内蓝绿空间面积占比不低于70%。

  2019年,屏障区内8个重点地区建设全面启动。当年拆迁与生态修复工程完成155.84万平方米,全部完成3.58万亩造林任务,目前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林木总面积达到了13.7万亩。

  坚持留白、留绿、留璞,给子孙后代留下资源和空间。在完成全国首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我市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空间体系。同时,加大增绿、补水力度,大绿野趣、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已展现在市民面前。

  随着湿地自然保护区“1+4”专项规划的出台,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四大湿地的规划建设和保护修复全面升级。到2025年,按照国家级保护区标准建设,打造四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版。

  除了不断提升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水平外,我市逐步建立了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湿地用途管控制度等多项措施,在违法整治、湿地恢复、护林保湿等方面稳步推进,完善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推动全市湖泊全面“挂长”,实行“一把手”工程,有效改变了以往河道湖库“无人管”“管不了”等被动局面,使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守护碧水清流的河长。

  随着环境的治理和修复,一座座“生态之城”在津沽大地崛起,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绿色生态的天津、发展竞进的天津,向我们款款走来。天津,正以崭新的姿态一路向前。但总有一些笔触,为这座城市留住了旧日的时光。

  小洋楼建筑群、天后宫、文庙、大悲院、大沽口炮台……作为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不仅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殿堂、寺院,又有着一大批西洋古典、现代建筑。

  保护、利用、发展、传承,天津重任在肩。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启超纪念馆视察时的谆谆教诲仍在耳边回响。

  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天津迅速行动。全面对标“雄安质量”,学习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理念,在更高起点上,以更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品质。

  日前,《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示。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全面保护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城、双区、两带、多点”的整体保护结构,全方位织就历史文化“保护网”。

  思政课堂鲜活   基层治理末梢活跃

  2019年6月22日,来自我市15所普通高校的学生们站到了讲台上,“教授”思政课。讲台即是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的 “铸爱国魂、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019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决赛赛场,学生们是参赛选手,授课内容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四门思政课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讲解,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斗精神。

  被动“听”变为了主动“讲”,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学生们的转变源于我市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去年我市出台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十项措施,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改革创新的方向、目标正是去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提出的要求: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提高思政课质量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政课教师,我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肖光文说。

  金融博物馆了解天津金融发展历史,蓟州国家森林公园听护林员讲述保护生态环境举措,“复兴号”高铁车厢里藏族同学结合车厢多媒体显示屏播放的图像,讲述家乡脱贫的翻天覆地变化……在一线、在基层,思政课有的放矢,更具说服力。

  “网红”萌言萌语、动漫课件、歌曲演唱……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青年学子,思政课“活”起来。

  一年来,又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思政课,真真正正走进了天津高校学子的心坎儿里。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总书记的教诲,在津门高校师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记,激励他们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总书记到我们社区视察,是对社区工作者莫大的支持和鼓舞。这一年,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我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回忆起那一幕,和平区朝阳里的社区工作者们记忆犹新。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走进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在社区志愿者服务展馆,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并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

  殷殷嘱托、深情厚望。

  时光的列车,再一次停驻在1月的站台。暑往寒来,又是一年。一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瞥,而在天津社区治理的发展中,却早已留下了深深的、崭新的标记。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奋斗中奔跑,在奔跑中成就。天津,以更加坚定的脚步前行,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末梢神经活跃起来了。

  这一年,我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以放权基层为重心,联动统筹各方力量,创新社会治理列出了“天津算式”。“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将全市视作一个“战区”,16个区、248个街镇、5205个社区村层层划分为“分战区”,各战区党委书记是该区域社会治理第一责任人。

  “街镇吹哨,部门报到。”街镇机构精简到“1委8办3中心(站)”,赋予街道对有关部门“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基层在获得赋权的同时,也甩掉了不必要的负担,明确该由部门落实的工作职责不得下派给街道社区,确保街镇在社会治理一线的生命力。

  社区好不好,居民心里有杆秤。

  2019年,全市开展了“精品美丽社区”创建工作,打造“美丽社区”升级版,将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一社区一策”,社区里有党的阵地、有居民活动空间、有邻里交往场所。

  社区生活温馨和谐、生动有趣,越来越多的基层百姓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

  ■ 本报记者  耿堃  张立平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0-01/17/content_152_2209186.htm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