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贵远贱近
来源: 今晚报2019年11月26日第12版发稿时间:2019-11-28 10:35

  叶嘉莹 讲 宋文彬 整理

  李商隐在《燕台诗四首》第一首的最后说,“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罗”是一种丝织品,“夹罗”就是那种两层夹衣。“委”是弃置,被弃置在哪里了呢?“箧”就是箱子。夹衣被弃置在箱子里边了,现在你要穿什么衣服呢?穿单的,“绡”是一种薄纱的衣服,“委”是放下,“起”是拿出来。把夹衣服收起来放在箱子里,把单的更薄的衣服拿出来。“夹罗委箧单绡起”代表天气暖和了,春天从“风光冉冉东西陌”的到来,到“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珮”,这说的是春去,春天将要消逝了。

  “香肌冷衬琤琤珮”,这是形容女性的肌肤,苏东坡有一首词说“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洞仙歌》),夏天的女性的肌肤是“冰肌玉骨”,是清凉的。所以李商隐说,等到春天将要消逝,夏天快要来的时候,“香肌冷衬琤琤珮”,“珮”是女子身上佩带的佩玉。当夏天要来的时候,天气温暖了,春天到哪里去了呢?李商隐说“今日东风自不胜”,“东风”是春天的风,“不胜”者,是说没有力量的。“胜”是能够担任的意思,“不胜”是说无力。李商隐说,今天的东风,已经慢慢地没有力量了,春风怎么样了呢?就“化作幽光入西海”,所有的象征着春天的一切,就化作一片幽光沉入海中。光影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常常说“光速”,春天的消逝,也是这么快,好像化作一片光消逝了,消逝得那样渺茫,不可追寻,“幽”者,是幽微而渺茫的意思。

  李商隐说,春天所有的美好的一切就变成一片幽微渺茫的光影,那么快就消逝了,到哪里去了呢?由于中国的地理特征,春天所刮的风一般都是从东边吹来的,所以是“东风”,东风吹的话,一定是向西吹。所以李商隐说“化作幽光”就到西方去了,到西方的什么地方去了呢?到西方的一个非常深远的不可追寻的地方,就是大海。大海是一个最辽阔、最遥远的形象。如果春天真的化作幽微渺茫的光影消逝了,那一定是消逝在那西方的、辽阔的、遥远的海中,“入西海”就是沉没在其中,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商隐所说的“化作幽光入西海”,从文法上来看,“化作”什么,进入什么,是合乎文法的,一个动词,一个受事,文法上的结构完全是通顺的。可是,句子中所用的形象,一个是“幽光”,一个是“西海”,是完全感性的、非理性的形象。李商隐是把一些非理性的形象跟一些理性的句法结合起来了,他整首诗里边所用的都是非理性的形象,他说“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齐”就是平的意思,就是同等的高度,文法上也是通顺的,可是形象上是非理性的。什么叫做“桃鬟”?桃树又没有头发,桃树上面会梳出鬟髻吗?没有这样的事,所以“桃鬟”的形象是非理性的。李商隐诗的一个特色就是把不合乎理性、超越理性的形象跟理性的章法、句法的结构结合起来了。他的诗的章法和句法是理性的,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结构就影响到了他叙述的口吻,所以他的口吻,你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的诗的形象是非理性的,这种很微妙的超越理性的形象,跟让你可以接受的理性的句法结构的口吻一结合,就是你不懂他的意思你也能被感动,这就是李商隐的诗非常奇妙的一点。你要知道,人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贵远而贱近”。什么东西都被你了解得清清楚楚了,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你就对它不看重了。如果有一点东西老让你抓不着,你心里边就老想着去抓它,它就对你有一种非常强大的诱惑力,这是一种不可知的魅力,李商隐的诗就有这么强大的感动人的力量。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9-11/26/content_15364_1945040.htm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
沙特阿拉伯努拉公主大学一行来访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二次理工科...
南开大学获2029年亚洲化学大...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