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欢聚南开 共话百年
来源: 天津日报2019年10月18日第3版发稿时间:2019-10-22 11:30

  本报记者 姜凝 王音 摄影 姜宝成

 

  昨日,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该校八里台校区举行。

  昨日晚上,庆祝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晚会在八里台校区体育中心举行。

  返校校友观看晚会。

  在校园里纪念板前合影。

  留下对母校的祝福。

  重回校园 同温记忆

  昨天,南开大学迎来百年华诞。这一天,南开园迎来了阔别多年的校友,收到了海内外校友的祝福;这一天,是历史的回顾,更是新征程的开始。

  一大早,南开园里渐渐热闹起来,来自各地的校友陆续抵达校园。放眼望去,鹤发童颜的老者,风华正茂的学子,或嘘寒问暖,或握手拥抱,不少校友自行组织参观校园,并在校庆主题背板上签名或留影。久别重逢的大家聚在一起,用不同的口音共同回忆校园时光,也像归来的游子,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三所大学的百年校庆,我都参加了”

  早上8时许,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体育中心入口处,今年88岁的黎凤鸣和校友们正准备进场参加校庆纪念大会。耄耋之年的她,曾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在南开大学将迎来百岁生日时,黎凤鸣专程从两千多公里外的香港赶回天津,参加曾工作过的这所学校的百年华诞。“我离开南开大学40年了,今天回来庆贺南开百岁生日,至此,三所大学的百年校庆我都参加过,实现了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愿望!”谈及此次回校,黎凤鸣很是激动。

  黎凤鸣于1949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法文,1952年经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1953年于北大毕业。1956年至1979年,黎凤鸣成为当时南开大学外文系唯一的法文老师,在南开园里度过了23年难忘的教书生涯。

  在纪念大会召开前,黎凤鸣见到了曾经教过的学生,在听到50年前的学生说“您是黎老师哦!”黎凤鸣非常惊喜,也十分感动,“好多学生还记得我,真好!”纪念大会结束后,黎凤鸣打算前往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我想去看看南开化学系我爱人的老朋友们,学院那里有他曾经的美好时光。”

  携笔从戎八学子,报道集册美名扬

  下午2时30分,八里台校区体育中心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八名年轻学子簇拥着。这八名学子,是两年前携笔从戎、现已退役复学的南开大学“从军八学子”。老人名叫殷栋梁,今年79岁,是一名家住我市北辰区的退休老人,感动于八学子携笔从戎的事迹,他两年来精心收集整理八学子的各类报道,并集结印制成册,在南开百年校庆之际,前来赠送集册。

  “这两年,我一直通过媒体报道追踪他们的足迹,这次是第一次直面接触!”殷栋梁将一本本册子逐一送给八名学子。殷栋梁告诉记者,他于1961年8月作为天津市第一批城市兵入伍,1978年从部队转业回津工作直至退休。两年前,当得知阿斯哈尔·努尔太等八名南开学子应征入伍的消息时,殷栋梁便开始关注他们参军入伍、在部队锻炼成长直至退役复学等情况,并收集整理《天津日报》等报纸的剪报。“总书记给南开八名学子回信,以及八学子在军营淬炼成钢的事迹,是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的生动体现,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宣传。”殷栋梁说。

  阿斯哈尔·努尔太代表八学子感谢殷栋梁老人,他说:“现在我们已经回到校园继续学习深造,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谆谆嘱托,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继续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谱写爱国奋斗新篇章。”

  开放年代宿舍,校友穿梭时光“回家”

  值校友返校之际,南开大学生活指导中心特意在八里台校区布置了4间年代宿舍,并提供无预约参观。这4间宿舍分别复刻、还原了上世纪70—80年代、90—00年代的装饰风格,不仅反映了当时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更承载着许许多多南开学子对母校难忘的青春记忆。

  “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四届学生。”7名校友结伴来到宿舍参观,其中一人边说边俯下身子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登记簿上:范国强,南开大学1980级本科生。7人一起站在屋内时,本就不大的小屋显得满满当当。范国强伸出手摸了摸木质的大衣柜,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太熟悉了,熟悉到这一切都显得有些刻意:这桌子摆放位置不对,书太新,衬衫又太皱……

  2009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沈晨宇说,“那时我住13宿一楼。当时都不叫什么‘外卖’,叫‘网上订餐’。我就是第一批网上订餐者,走在科技改变生活的最前沿。”他一边翻看一本随手拿起来的泛黄笔记本,一边说:“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来南开。”

  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校友们表达了共同心声:“100年来,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毕业生的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母校的今天,让我们满怀憧憬与干劲,新百年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扬帆启航,再创辉煌!”

  “校庆护照”游园打卡, 重温南开记忆

  昨天,南开大学特别策划推出了“持‘校庆护照’游园打卡 重温南开记忆”大型校庆主题游园活动,在八里台、津南、泰达三个校区设置13处游园服务站。13处服务站串联了三个校区的主要景观、重点建筑,可以让阔别母校多年的万千校友,以集章的方式再游南开园,感受母校变化,重温求学岁月,共襄盛事华章。

  学校为每位返校校友准备了一本“校庆护照”,校友们手持这本护照,寻找到相应的服务站盖章,以此方式引领每位返校校友重游校园、重温南开记忆。参加活动的南开校友祁宁冬是旅游学院旅游经济管理1989届毕业生。他从珠海来津,现场高兴地展示了自己的“校庆护照”,“护照打卡盖章活动让我重走南开,看到了南开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受感动。祝福百年南开越来越好,永远昂扬,永远向上!”

  特殊的集章方式、熟悉的校园景观、温暖的南开记忆使校庆护照游园活动吸引了众多返校校友。各年龄段校友纷纷合影留念,现场气氛热烈。

  中央媒体聚焦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百年南开 逐梦未来

  连日来,中央主要媒体聚焦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在重要版面和栏目集中报道南开大学办学传统、爱国情怀、育人特色,报道南开大学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影响力,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

  10月16日,人民日报1版刊发文章:《兴学强国 风华正茂──写在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文章中写到,1919年,五四运动大潮之中,国家危难之际,严修、张伯苓选择了教育救国之路,创建了南开大学。这样的肇始与发端,铸就了百年南开强烈的爱国魂、报国志。南开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记录着救亡图存、“兴学强国”的历史,织就出一幅丰厚的人文画卷,“知中国,服务中国”等思想,鼓励一代代南开人矢志不渝,爱国奋斗。进入新时代,“公能教育”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以“公能日新”为核心要素的育人理念下,南开大学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秉持“要长!长!长!日日新”“能务实,不尚空谈”的思想,南开大学如今正在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10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6版刊发文章:《“爱国三问”的世纪赓续 在南开读懂中国“大学气质”》。文章中写到,100年来,南开用救国、兴国、强国的自觉与担当,不断对“爱国三问”作出郑重回答。百年南开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与担当,承载了中国大学的初心与梦想,映照着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富强兴盛的沧桑与辉煌。百年来,南开人始终将爱国情怀书写在扎根人民、报效国家的担当实践中。为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南开大学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加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勇攀世界科技高峰。近年来,南开大学既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加快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大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镇,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建设。面向新百年,一张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

  10月17日,光明日报1版刊发文章:《一个世纪的坚守与探索──写在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同日7版刊发专题:《南开大学:百年风雨报国路 逐梦扬帆再启航》。文章中写到,从1919年创立至今,南开大学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不平凡的历程。从初建时期的筚路蓝缕、抗战烽火中惨遭轰炸,到西南边陲的弦歌不辍,尽显刚毅艰卓;从北归复校的艰难重建,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作育英才;从改革开放新时期践行“科教兴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建“双一流”高校……百年南开始终坚守着一份“初心”──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不变、“允公允能”的卓越品质不变、“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道不变。回眸百年,这所为国家培育了20余万名栋梁之材的著名学府,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着炽热的初心与梦想,始终在不懈的探索中书写辉煌的历史篇章!

  10月1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分别在《新闻进行时》和《新闻晚高峰》节目中播发报道:《南开大学迎来建校百年 践行公能校训知中国服务中国》。报道中说,百年来的南开大学,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的民族之魂,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践行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扎根祖国大地,为民族为国家奉献出累累硕果。今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开大学时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今年起,南开大学全面启动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的“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学科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力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新百年,新征程,面对“爱国三问”,新一代南开人正接续奋斗、努力交出新时代的新答卷。

  纪念活动 精彩纷呈

  本报讯(记者 姜凝 王音)昨天,南开大学迎来百年华诞。海内外校友齐聚南开园,各项纪念活动精彩纷呈。

  建校百年公益拍卖会成交738万元

  10月16日,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思源”公益拍卖会举行。19件由南开校友等捐赠给南开大学的拍品逐一亮相,竞拍成交总额达738万元,将用于筹建“南开百年周恩来大讲堂”及南开新百年发展建设。

  此次拍卖会的捐赠拍品包括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亲笔题词的特装限量版《叶嘉莹诗钞》,以及珍贵的书画作品、纪念币、家具、手工艺品等。经过激烈叫价角逐,所有拍品最终成交738万元。

  为纪念南开大学百年华诞,在广大校友的倡议下,南开大学决定建设一座南开历史性标志建筑──“南开百年周恩来大讲堂”。该项目自推出以来,已获得了近万名南开人的支持,众多校友、教职工以各种形式组成团队进行捐赠。

  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

  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当前,南开大学正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其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是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将由全球知名科学家领衔,聚焦医学生物学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搭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建校百年纪念邮票发行

  10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1套1枚,全套邮票面值为1.20元。

  昨天上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南开大学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联合举办《南开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活动,多种纪念邮品现场同步发售,并提供南开大学个性化邮票定制和多款邮政戳记加盖等邮政服务。

  据了解,该纪念邮票在设计上采用中轴对称构图形式,结合紫色与金色的互补色调,烘托百年校庆的庄重与辉煌。画面中心以南开大学早期校徽中的八角星形状为核心元素,结合新校徽、“青莲紫”校色、年份数字和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主楼形象,体现出南开大学百年沿革的历史感。邮票背景为数字“100”的设计构成造型。邮票印制采用专色胶印结合冷烫技术,取自校徽的“南开”校名和“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南开大学校训在紫外灯下清晰可见。

  校友为百年华诞献歌

  “你予我寄壮志溢四海的勇气,允公允能的道理,让我心更坚定……”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一首青春欢快中略带怀旧感的原创歌曲《写给南开的歌》在南开人的朋友圈中“刷屏”,这是几名已经毕业的南开大学校友、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老团员们组成的“煎果人声”乐队,特意为母校百年华诞献礼,歌曲词曲作者均为南开大学校友。

  制作《写给南开的歌》的动力,是团员们对南开大学炽热的爱。从小样到成曲几经波折,团员们用“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演绎这首歌;只能挤出午休时间排练,甚至有人为录制而推迟了蜜月。该校合唱团原小提琴首席、校友孟庆涛在得知乐队缺少排练场地后,义无反顾地提供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出资相助,“将母校的品格融入骨血,这是南开学子对母校最深切的怀念与献礼。”“煎果人声”的校友们希望通过这首歌让南开新学子感受到百年南开的沉淀和谦谦君子的品格,将南开精神延续下去。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姜宝成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