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每日新报: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余才林:以月为题 旷古流芳
来源: 2019年9月13日 每日新报 第2版发稿时间:2019-09-17 10:50
 

  我国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秋赏月、咏月究竟始于何时?就此话题,记者走访了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余才林先生。他说,历史上,中秋赏月、咏月始自何时,并无明文记载。南朝谢庄有《月赋》,鲍照有咏月诗,东晋庾亮有登楼赏月的美谈,但这些都是泛言月事,与中秋无关。中秋赏月多见于唐诗,那么,这一习俗或许始于唐代。

  唐宋之前 赏月多称“玩月”

  余先生介绍,唐宋及唐宋以前,中秋的诗题多称“玩月”,白居易《华阳观中秋夜招友玩月》诗云:“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这里的“玩月”即赏月之意。中秋作为赏月良辰,是因其气象的优越,唐代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有一段富有诗意的说明:“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具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壒不流,大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据余先生分析,中秋赏月当初应是文人雅事,唐宋文人多有题咏。文人赏月,或于山林村舍,或于亭台楼阁,尽在显处。唐代长安城东永崇坊有华阳观,是著名的道观,也是赏月的胜地。诗人欧阳詹旅居长安,中秋时与乡人及友人至华阳观赏月,作《玩月》诗,诗云:“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诗写月色的宁静皎洁,月光的明滟流溢,写月下风露,还有诗人对月夜的留恋与珍惜。中秋月夜清幽,给人亲切之感,又给人如梦似幻之感。后一感觉常引人遐想,唐玄宗夜游月宫的故事就是这种梦幻的想象。《唐逸史》记载,开元时中秋望夜,玄宗在宫中玩月。鄂州人罗公远奏问玄宗是否愿意到月中,乃取杖掷向天空,杖拄化为一桥,其色如银。公远请玄宗同登,行数十里,遂至一处城阙,言为月宫。只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玄宗问所奏何曲,答曰《霓裳羽衣曲》。玄宗暗中记其声调,次日早晨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曲》。此事见于多部唐人小说,情节不一,显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从当时广为流传的情况看,唐人中秋赏月,充满浪漫的想象。

  中秋赏月 唐后习以成俗

  中秋月夜,良辰美景,吸引无数诗人赏玩吟咏,其中自有逸闻趣事。据余先生介绍,《漫叟诗话》记载,南唐金轮寺僧人明光,前一年中秋赏月,得诗一联云:“团团离海角,渐渐出云衢。”思下联不可得。次年中秋,再得一联云:“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于是不胜喜悦,径登寺楼鸣钟。有善于听声的人听到了,说寺钟发声通畅,若非诗人得句,即是禅僧悟道。求证之后,果然如此。

  宋人咏中秋最著名的非苏轼莫属。苏轼在彭城时,中秋与弟苏辙一同赏月,作《中秋月》诗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吟罢歌之再三。此诗书多载录,当然,苏轼的中秋名作还是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上人间,笔墨挥洒,纵意所如。这首词将浪漫的想象、狂放的激情与沉着的理性融为一体,一时为人传诵,成为旷古杰作。

  余先生说,虽然唐人在中秋赏月,但唐代没有中秋节。唐代以后,中秋赏月习以成俗,中秋这才成为节令。《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这一段话介绍宋代中秋节时京都的风物人情,由此不难想见都市中秋时节繁华热闹的景象。

  新报记者 李海燕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