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科学报:王磊:我身上有南开深深的烙印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9年9月15日发稿时间:2019-09-16 14:59

  学者名片:

  王磊,南开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生物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2014年以来一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H因子46。

  1978年,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像春风一样吹遍全国。正上高中的王磊也和周围的年轻人一样被这篇报告文学深深地打动,并立志今后也要从事科学研究。高考时,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的高中化学老师建议王磊去南开大学学生物。

  “刚上大学时,我并不喜欢生物,因为当时生物学科需要背的东西太多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不但爱上生物学,更在致病微生物进化机理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创新成果。他不但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2014—2016年还一直是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高被引学者第10名。回忆那段经历,王磊说:“对科研来说,兴趣是重要的,但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在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王磊与南开大学的交集岁月超过三分之二。“我身上有南开深深的烙印”,王磊感觉南开大学对个人最大的影响是性格的塑造。“记得刚上大学时,我国元素有机化学奠基人杨石先老先生任南开大学校长,杨老为了祖国需要,毅然放弃从事了多年的药物化学研究,转而研究新中国急需的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而且在新领域做出了巨大成就。”这对王磊触动很大,学习一身本领就是要报效国家,祖国的需要就是召唤。

  2001年,在澳大利亚潜心学术13年的王磊回来了。此时的他已是澳大利亚国家微阵列研究中心微生物检测芯片研发负责人,在澳大利亚有稳定的科研职位和生活。

  回国的想法一开始没有得到同事和朋友的支持,但王磊有自己的主意。从1997年起,王磊多次受邀回国做学术交流,他亲眼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到在微生物领域,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祖国对人才的需求、爱护和关心。

  他给南开大学时任校长侯自新教授写信,强烈表达自己期待报效国家的心愿:“我希望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回国,把最好的年华贡献给国家,贡献给南开大学的发展。”这一年,王磊39岁。

  组建高水平的团队

  回国后,王磊继续从事致病微生物进化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为什么会出现突发的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如何产生和进化的,为何能在特定条件、特定地区突发。

  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天津市、南开大学在政策上、硬件上、经费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科研团队是学科发展的关键。从开始阶段的以引进为主,到现在的引育相结合的模式,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高水平团队已形成。开始时通过引进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科学家,使我们在当时急需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快速形成国际水平的团队,形成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较全面的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平台多年来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和人才支持。

  科研材料特别是重要标准品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课题组通过与国际上各主要国家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积累相关材料,既为自身科研提供材料,也为我国相关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我们知道它是如何致病的,反过来,我们就能够治疗和鉴定它。就像知道犯罪分子为什么犯罪或用什么工具犯罪,我们就可以在人群里鉴定出犯罪分子一样。”在王磊看来,这项研究为病原微生物检测打开了大门。

  科研离不开“实在”二字

  如今,王磊一边做管理,一边做科研。他认为,这些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行政工作表面看与我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相差甚远。但其实其中的制度建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和科研工作的思路是一样的,做好管理工作又锻炼了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科研工作大有助益。”

  在王磊看来,做科研离不开“实在”二字。只有老实做人、老实做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出成果。其次,科研要有兴趣,但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喜欢干某件事,如果没有兴趣,就努力去培养兴趣。做科研还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埋头苦干的同时,要从学科发展角度、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

  “近几年,南开大学在学术产出上,质量非常高,单篇被引量一直位于全国最前列,但是,由于南开大学体量较小,我们学术产出虽然质量高,可数量不够多。” 王磊认为,未来可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发挥南开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

  代表论著:

1. Peter F. Dunfield*, Anton Yuryev, Pavel Senin, Angela V. Smirnova, Matthew B. Stott, et al., Werner Liesack, Lu Feng, Lei Wang*, Maqsudul Alam*. 2007. Methane oxidation by an extremely acidophilic bacterium of the phylum Verrucomicrobia. Nature. 450: 879-882.

2. Dalong Hu, Bin Liu, Lu Feng, Peng Ding Xi Guo, Min Wang, Boyang Cao, Peter R. Reeves*, Lei Wang*. 2016. Origins of the current seventh cholera pandemi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3: E7730-E7739.

3. Lu Feng, Wei Wang, Jiansong Cheng, Yi Ren, Guang Zhao, Chunxu Gao, Yun Tang, Xueqian Liu, Weiqing Han, Xia Peng, Rulin Liu, Lei Wang*. 2007. Genome and proteome of long-chain alkane degrading 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 NG80-2 isolated from a deep-subsurface oil reservoi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团队在光交联构建纳米凝...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吨...
“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全国高...
航天工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
校领导赴杭州重点中学和校友...
南开大学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
纪录片《百年巨匠》讲述南开...
南开大学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
我校两教学团队获评市级教学...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