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丽生园中的金鱼
来源: 2019年09月04日 今晚报 第12版发稿时间:2019-09-09 17:36

 http://epaper.jwb.com.cn/jwb/resfile/2019-08-28/12/%E5%8D%97%E5%BC%80100_b.jpg 

    胡荣华

  上世纪30年代前后,天津南开大学丽生园是一处让人向往的地方。那里的金鱼缸及畅游其中的珍奇金鱼,成为南开一景,吸引着八方来客。

  喜好养金鱼是天津人的一大传统。清代诗人汪杭乾隆年间来天津帮助编修县志时,曾作诗《岁朝灵慈宫》一首,描述了天津百姓春节期间在东门外天后宫前抢购金鱼的热闹场面:“元日晴光画不如,灵慈宫外斗香车。琉璃瓶脆高擎过,争买朱砂一寸鱼。”

  在古往今来的金鱼爱好者中,天津人唐丽生无疑是佼佼者。此人在上世纪20年代曾担任过津浦铁路局局长,属于肥差,同时又在天津投资创办实业,财力雄厚。作为本土人士,他受盛极一时的天津养鱼风气熏染,以养金鱼为平生爱好。据1936年的《天津游览志》记载,唐丽生在四十多年间,耗资数十万现大洋,养了几百盆金鱼,而且所养之鱼,很多是稀有品种,十分珍贵,其中寿命最长的竟有三十多岁鱼龄。1927年,唐丽生病故,后人将他生前所养一千多尾金鱼,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保存。

  当时的南开,正值学校发展起步期和校园美化施工期。在南开创办人严范孙的支持下,校长张伯苓带领以庶务主任孟琴襄为首的学校教职员工,开始了在八里台这个昔日的荒芜城郊,建立一所犹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学府的尝试。一番努力之后,学校最早的校舍南楼落成,绿荫夹道的笔直煤渣路(今大中路)修通,一座水泥桥飞架在已经整治完毕的水沟两旁,马蹄湖也已挖好。在全校上下立志继续苦干大干一番之时,唐丽生的金鱼为南开校园建设添加了些许灵动活泼。学校专门选址一处,遍植唐家人捐赠的桃柳藤等树木,辟为园中之园,并对这些名贵金鱼精心照料,以作生物研究之用。张伯苓主持的南开,一向对为学校发展提供帮助的各界友人有所回馈,为感谢已故的唐丽生对南开校园美化和科学研究所做的贡献,特意将该园命名为“丽生园”。

  这个位于马蹄湖东面,种满花草、摆满鱼缸的美丽园子,受到极大关注。1930年《天津志略》用“蓄金鱼数千尾,内多珍贵之品,如蓝色鱼、紫色鱼、老虎头、龙睛鱼、朝大眼、五花丹凤、丹凤等凡百余种,慕名而参观者甚多”记录了丽生园昔日的生机和盛况。近代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1930年因考察缘故有过一次天津之行,在张伯苓的陪同下,他参观了丽生园。在日记中,卢这样谈到自己在丽生园的观感:“园里有金鱼好几十种,是唐丽生捐助的。最大的金鱼长约七八寸,其寿数有已到了三十几岁的。现有人专门做金鱼的研究。”

  实际上,丽生园金鱼缸中的金鱼也不单单是用来做研究的,还承担着引资办学的使命。早期南开大学属于私立,办学经费需要校长张伯苓向各方人士募捐。据上世纪20年代在南开就读的郭荣生、张源回忆,张伯苓“募捐不空手,常是带几条他当年挨饿时亲手养起的金鱼,每捐款一万美元的送他一尾纪念”。这段回忆并不十分准确。实际上,张伯苓赠送给捐款者的金鱼,多数来自丽生园。丽生园中的金鱼是校产,在学校财务账上有登记,一般是张伯苓每在学校账上支出一尾金鱼,回来会补上一笔数额可观的款项。这些金鱼不但价值昂贵,而且具有纪念意义。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2025年高招咨询开放...
【学习教育】杨庆山讲授深入...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
南开大学科技创业孵化与成果...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联盟执行...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