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来源: 2018年11月14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发稿时间:2018-11-16 15:03

  40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回顾4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其重大成就和鲜明特色,展望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与改革开放进程高度一致

  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波澜壮阔,40年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两者的发展推进过程高度一致。

  “整体上看,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能够反映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佃来谈道。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新生表示,4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包括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在理论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这二者有所区别但同时又密切相关,相互支持。一方面,党的理论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研究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的理论创新又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永贵认为,在学科发展的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最初分散于不同学科,到1996年在一些高校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招生,再到2005年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整体性建设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设立了两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课教学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理论研究的维度,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一方面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注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翻译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们开始注重中国经验的总结和以世界眼光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交流,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与世界的比较中来彰显新时代中国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李佃来提出,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凸显了很多需要深度反思和探索的重大现实及理论问题,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源泉,由此也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些新主题,比如实践问题、价值问题、政治哲学等。

  理论和实践成果丰硕

  谈及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成就,王新生表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就不可能有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也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向前推进。正是由于我们不断用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实践中的创新性做法,并用创新性理论指导实践,人们才能不断解除禁锢,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我们以往所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理论问题有关,理论创新解决得好,实践就顺利。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的确立,就是很好的例子。

  王永贵表示,无论是在研究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均实现了许多突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研究方面,翻译出版了许多原著与文献,学者以此为基础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用和分支学科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李佃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涌现与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是一致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三者相互促进。

  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活力,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使命,必须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王永贵提出,新时代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在新的实践中将其不断推进和丰富发展。继续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站在新高度,用科学的理念方法拓展研究空间和维度,把改革开放40年的丰富经验融入到研究视野中,总体把握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加强比较研究。主动应对、积极回应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抵御错误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力。在全球化视野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念的对外传播,加强对外传播能力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基层落地扎根。

  “展望未来发展,首先要反思目前在相关领域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李佃来提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同方向之间还存在隔阂,而打通各个方向间的藩篱,才能够更有效地发现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要有意识地构建符合这个时代的话语和理论体系。

  李佃来表示,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是深度领会、把握新时代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炼形成与新时代相契合的重大理论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转换思维方式,聚焦新时代新问题,把握新时代的本质,探索新时代的特点和趋势,凝练出新课题。

  “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说,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做好思政育人的工作同等重要。”王新生表示,深化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思政课只有理论上讲透彻了,才能做到让学生信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创新性理论研究。要做好理论创新工作,就必须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举,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够揭示真理的好理论是在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而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内驱力则不在理论本身,而是根源于实践的创新和历史的发展。

  记者王广禄

  http://www.cssn.cn/index/index_focus/201811/t20181114_4775224_2.shtml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南开区副区长、公安南开分局...
南开大学获北美精算师协会VEE...
南开博士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