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学西传与欧洲汉学暨第三届中国南京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高层论坛举行
来源: 2018年11月07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发稿时间:2018-11-09 19:20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1月2—4日,中学西传与欧洲汉学暨第三届中国南京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学术界的100余名专家围绕中学西传与欧洲汉学以及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进行了18场大会发言以及三场分论坛交流。会议以中学西传与翻译史为主题,目的在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促进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呈现跨学科和超学科范式,通过互学互鉴,促进学科建设彰显特色与高度。

  会议由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国际汉学》杂志社、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

  11月3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由本次论坛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银泉主持。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胡锋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对各界与会人士前来参加此次学术盛会和对南京农业大学尤其是外国语学院的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胡锋副校长简要地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积极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需求,把中国特色与南农品质很好结合。此次论坛的召开深化了中外文化交流,挖掘中国文化内涵,将国外优秀作品引进来,充分发挥人文交流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表示,自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顺应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战略,外语教育战略和国内翻译战略的研究发展大势,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及新的研究方向,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术高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研究中心把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相结合,既反映了国家发展需求,又契合了外语学科发展方向。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峰提出,在中国文化海外翻译与传播中,要关注人、内容、渠道三方面的问题。要致力于推动中国最优秀文化的传播,在2020前建成全球最大的动态汉学家和翻译家人才数据库,并启动专委会建设项目,以形成国际范围的作者、译者、汉学家的联通信息网。一流学者应当更好地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发声,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在海外落地和推广。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韩琦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学西渐的理解。他认为,除了扮演重要角色的传教士,对幕后工作相关中国人物也应加强研究关注。同时,部分底本研究尚不清楚、传教士文本选择背景尚缺了解等基础工作仍然存在。

  在3日上午的大会发言中,阎国栋进行了题为“外语学科与汉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主旨发言,分析了在当今背景下,我国国际汉学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外语人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分析了外语人在进行海外汉学研究时出现了“知识结构不足,学术训练不够”等问题。韩琦对欧洲所藏白晋《易经》手稿进行分析,指出白晋把《易经》与《圣经》相比附,在宗教上的适应策略是失败的,但在科研上的数理研究是成功的,并对《周易折中》的编纂起到一定的作用。徐宝峰就“东学西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中国当代文化在西方世界应该是一个渐次性接受和传播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存在得到问题,并指出未来汉学的瞩目点在中国。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开详细阐释了汉书西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汉书西传与海外汉学兴起的过程,并对今后的研究拓展进行了规划。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顾钧纵观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以娄理华的《诗经》译介和卫三畏的《聊斋》译介为切入点,指出美国早期传教士更多关注中国语言而非中国文学,其出版汉语教材内中国文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司佳结合自己对汤恩比的《中国纪行》翻译过程,解读了西方专家视角下的中国文明,鼓励学者突破国家民族界线推动中学西传研究。

  3日下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建刚针对我国“外译热”的现象,进行了多点“冷思考”,为当下“外译中国”工程提供了决策参考。厦门工学院教授王克明就中国典籍外译的目的与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典籍外译须以译入语文本接受度为重要评判尺度,并强调译者的语言文化修养和认识高度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桑仲刚以《六祖坛经》敦煌本为例,通过语料和文本数据分析,揭示了汉学家翻译活动策略的趋同性特点,并对该敦煌叙事文献的英译活动进行了解释性“重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李真介绍了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在华期间的文学成就及对中学西传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谭渊讲述了耶稣会传教士所处的“礼仪之争”,并通过对马若瑟的《诗经》译本分析,证明了中国古代文化与基督教两者间具有相容性。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涌探讨了索隐派传教士对中国经典的诠译过程,对诠释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肯定了索隐式翻译在促进两种异质文化交流融合的积极作用。

       http://ex.cssn.cn/wx/wx_ywhx/201811/t20181107_4771459.shtml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南开团队光刻图案化操控揭示...
校领导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