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发展网:通过夏季达沃斯观察中国改革开放40年十大变化(陈宗胜)
来源: 2018-09-18 中国发展网发稿时间:2018-09-21 20:07

  陈宗胜

  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8~20日在天津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打造创新型社会”“推动科技革命与制度改革”等设置了十多个议题。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借助达沃斯,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应当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实践证明,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建立。笔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如下十大变化: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步建立,由行政计划经济转变为有调控的市场体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归根到底是一个市场化导向过程。全面的市场化改革,能够提高整个经济体系各个领域的效率水平,通过效率提高带来的利益激励持续不断地激生发展动力。大致来说,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建成。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已经进入了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行列。总之,深化市场经济和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方向是正确的、有效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农村产权经纪体制初步形成,从包干到户转变到“三权分置”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地区,农村的改革过程就是农民产权不断得到保护和落实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2年,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试点改革阶段。农产品价格逐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村地区开始打破集体化的经营模式。1993~2006年,推广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核心的经营制度。农产品流通迈入市场化进程,乡镇企业高潮迭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2007年至今,是以三权分置为核心推进农村地区的全面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国有企业保持为国民经济基础,从国有为主转变到国有中坚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应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侧重解决不同层面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要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978~1991年,为“放权让利”的探索阶段。在保证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条件下,扩大企业的经营权、加强国有企业的经济激励,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1992~2002年,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阶段。以产权改革为目标,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理论。2003年至今,为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下的“国资管理”阶段,力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总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可喜成就,未来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需要继续攻坚的任务。

  4、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从单一公有制转变为公有主体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决定一个国家和社会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一方面,从理论上由过去认为越“大”越“公”越好、越“纯”越“单”越好、越“统”越“少”越好的传统观念,突破为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认可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发展公有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目标。另一方面,实践层面上,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个体与私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公有经济制度仍占据绝对优势。

  5、先富带动后富迈向共同富裕,收入差别从扩大逐步转向缩小

  收入分配制度一直是所有改革事业中的核心部分。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各经济主体即各阶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收入分配政策及激励制度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打破过去平均主义的阶段,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3~2003年,是重点落实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鼓励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强调社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2004~2011年,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形成为制度。2012年至今,继续完善分配制度,重点在于扶贫脱贫、缩小差别、全面小康,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弥补发展短板与再分配短板,更加重视公平问题。收入差别逐步从高点转向下降,虽然目前仍旧较大。

  6、现代政府治理体制初步形成框架,从行政指令型转变到服务引导型

  行政管理体制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政府职能的转变,4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通过精简机构实现了从庞杂的计划指令型体制向合理的引导型体制转变。1992~2002年,改革的重点工作为政府部门精简和规范定编,把政府职能的核心定位为政策引导。2003~2011年,实现了政府由过去单一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转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2012年至今,改革的主旨是创新政府管理的方式,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

  7、现代公共财税制度逐步完善,从单纯放权让利转变到现代分税制

  财税乃庶政之母、邦国之本。为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需要,我国财税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978~1993年,是探索性的“放权让利”式财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试行“财政包干”,税收体制进行“利改税”。1994~2012年,是“分税制”财税体制的创新过渡阶段。通过改变中央财税和地方财税的税种和比重,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财税管理体制。2013年至今,以建立现代财税管理体制为改革目标,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税收制度的系统性改革同步推进。

  8、现代金融运行体制初步形成,从银行主体型转变到市场主导型

  金融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金融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大致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指导下,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第二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4年,通过探索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全面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力。第三阶段为2015年至今,重点在于建立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现代金融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侧重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9、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和体系日益形成,从散小弱逐步过渡到全国统一

  增进民生福祉是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保障途径。从无到有、从散到统、从弱到强的公共服务体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2年,是我国公共服务体制的全面恢复阶段。教育体制、公共卫生服务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全面恢复。1993~2004年,是现代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试点阶段。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公积金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我国基本建成了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规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制,深层次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呼之欲出。2005年至今,是现代公共服务体制全面改革阶段。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改革的目标,深层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住房市场化改革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公共生活、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0、新时代对外开放体制基本形成,从闭关锁国转变为引领全球化进程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强国之路的必然要求,从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从总体步骤和开放格局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0~1991年,逐渐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闭关锁国,开始沿着“特区-沿海-内地”的路线推进对外开放。1992~200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向纵向、深度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01~2012年,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由区域性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我国开始迈入融入全球化的历史新阶段。2013年至今,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参与国际制度创新和提供公共产品的创新阶段,如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从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互利共赢的战略高度,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资深研究员)

       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news/zj/2018/09/1355313.shtml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名师引领”通识课:高福院...
南开大学团队在打破声涡旋传...
“名师引领”通识课:白岩松...
校领导为四学院讲授“形势与...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
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
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青年论...
氢能新突破!南开团队国际合...
电影《青年邓颖超》在南开大...
【党纪学习教育】校领导为环...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