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文汇报: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高速发展 学者倡园区发展理念向「东道国-中国」转变
来源: 文匯報2018年7月10日发稿时间:2018-07-11 16:34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记者  马琳)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正在全球迅猛发展。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面积956平方公里,累计投资307亿美元,入区企业4363家,上缴东道国税费2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5.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快速扩张,也凸显了境外园区盈利能力差、投资回报周期长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向香港文汇网表示,海外园区应转变发展理念,由“中国海外园区”向“东道国-中国”园区转变,同时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由专注工业地产开发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变。

  “第二届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研讨会”近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联合国贸发会议企业和投资司、天津市商委、南开大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企业组织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以及40多家境外合作区负责人围绕论坛主题“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在会上指出,合作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建设“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是“点线面”结合,合作区正是其中的“点”。“现在有些地方在搞好多走廊,我觉得如果没有『点』的支撑就不是科学的,一定要先有经济节点才有联线。”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介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经历了企业自主探索期、快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三个阶段。中国商务部于2005年提出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开发投资境外经贸合作区。在政府鼓励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步入政府扶持下的快速增长期。2012年,商务部提出改变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方式,不再采用招标方式,由企业作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主导,先行建设园区,达标后由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此举使境外经贸合作区数目激增。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面积956平方公里,累计投资307亿美元,入区企业4363家,上缴东道国税费24.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5.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在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的75家合作区累计投资254.5亿美元,入区企业3879家,上缴东道国税费16.8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1.9万个就业岗位。

  冼国明指出,按照园区不同的功能,目前中国9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加工制造型41家、农业开发型23家、资源利用型12家、商贸物流型9家、技术研发型3家、综合发展型11家。

  具体而言,加工制造业型园区主导产业多为家电、纺织、机械、电子等;农业开发型园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以及柬埔寨、老挝、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资源利用型园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商贸物流型园区主要提供商贸物流服务,多数集商品展示、分拨、物流、仓储于一体,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匈牙利的中欧商贸物流园;技术研发型园区目前较少,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国-比利时科技园,全部由国企主导建设;综合发展型园区通常集加工制造、农业开发、商贸物流等中的两个及以上特征于一体,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

  从地域上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非地区和中亚地区。其中,亚洲45个,欧洲25个,非洲25个,北美洲、南美洲都仅有2个。冼国明表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所在区域大都是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与中国有地缘关系或者保持良好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或地区。相较其他国家或地区,它们更适宜国内成熟产业转出,并对中国投资持欢迎态度。中国企业可规避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与丰富自然资源。

  不过,冼国明也提醒,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迅猛发展也暴露出园区盈利能力差、投资回报期长等诸多问题。他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大部分合作区主要依靠工业地产出租出售盈利,整体盈利水平不高,还没有达能够完全独立市场化运营、产生较好回报的时期。同时,由于缺乏总体战略布局规划,各地区企业各自为政,部分合作区存在明显的园区定位不明确问题。此外,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也是境外经贸合作区面临的一大问题。

  冼国明认为,首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具备明显的外部性。园区投资主体不可能同时承担企业和政府双重属性。当地政府可以考虑对出资建设基础设施的企业一定税收返还等。同时,海外园区应转变发展理念,由“中国海外园区”向“东道国-中国”园区转变。“原来东道国可能更多的是袖手旁观,现在要更多把它拉进来,把东道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更多地捆绑在一起,或者由东道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联手来建设园区。”

  冼国明还建议,海外园区的投资主体应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由专注工业地产开发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变。根据园区的产业定位,深入把握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关系,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咨询、培训、信息、企业孵化、物流、人力资源、软件服务外包等服务。另外,合作区的建设可改善园区外部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园区内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产业,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存在大量的商业开发机遇,也要把握住园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后产生的经济效益。

  此外,中非泰达董事长刘爱民作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参与者,与香港文汇网分享了他的经历和看法。刘爱民介绍,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地处“一带一路”和“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交汇点上,从2008年开始,在红海岸边的一片戈壁上建起来现代化产业园区。目前,泰达正在加快园区二期的开发建设工作,二期建成后将有望吸引投资30亿美元,实现产值80亿美元,提供就业2万个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不过,他也坦言,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境外合作区的数量在快速增加,无序化发展很可能会带来惨烈的竞争。“境外经贸合作区国家统计是99个,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如何加上民营企业经营的,现在已经不下几百个,像埃塞俄比亚就有20个,尼日利亚也有20个,日后园区的竞争将非常激烈。”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再次牵头对各园区发展进行定位和规划,以引导海外园区有序、良性发展。

      http://news.wenweipo.com/2018/07/10/IN1807100043.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