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张彤:必须每一个环节都“门儿清”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8年6月11日8版发稿时间:2018-06-12 17:28

  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不仅要善于及时捕捉高价值选题,更要找到孵化选题的重要节点、学会借力关键推手的执行策略。

  ——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张彤

  □本报见习记者 韩萌萌

  作为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张彤从198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里工作,从助理编辑到编审,从案头审稿到项目策划,从个人承担利润指标到工作室的规模化试水,再到带领事业部团队开拓市场。一路走来,张彤的职业生涯见证了出版行业30年间的辉煌和挑战。

  挑战,让职业有了全新规划

  张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编辑工作,那个时候整个社会对文学、对知识如饥似渴,很多外国优秀文化成果首次被介绍进来,图书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载体,承载了出版社传播文化的期望,更满足了人们通过知识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由于本科英美文学专业的功底和硕士阶段翻译方向的学术背景,张彤负责引进、开发和更新了一批外语学习的热点教科书、工具书和中高端翻译类学术专著,其中不少成为长销10余年的品牌出版物。

  张彤在入行7年后,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中青年书刊编辑”。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读书的爱好选择了这个职业,又因为时代赋予职业的使命,成就了我职业生涯早期的些许建树。”张彤这样说。

  和个人获得的荣誉称号相比,在张彤看来,更大的幸运在于出版社的改革尝试让她有了挑战自己职业规划的机会。2001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尝试,将编辑工作分为文稿编辑和策划编辑两种岗位。

  “出于对书的感情,我做了很多年的文字编辑。也是因为这份感情,我想让自己尝试一下换个角度去理解图书出版。”很显然,那个时候张彤的想法并不被很多人理解接受,但是她依然决定放弃已经驾轻就熟的文字编辑岗位,结束了坐等投稿的传统模式,开始了从外出约稿到选题策划,从印刷厂到书店,全流程跟进的策划工作。

  “那个时候,什么都是刚刚开始,很少有经验可以让我们借鉴,分工也没有现在这么系统、精细。”张彤回忆,作为一名策划编辑的她,必须要从书的选题、寻找作者开始,到印刷厂不同纸张的成本,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门儿清”。

  “之前坐在办公室里看稿子,从来没想过纸张的问题、印刷的问题,更不会到书店里打听销售情况。”现在带领着一支编辑团队的张彤,说起当初单枪匹马策划一本书的经历仍然难掩兴奋。在她看来,这次选择带给了她对出版业的全新认识,也带给了她对职业的全新规划。

  沟通,让策划道路走得更远

  2004年,张彤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又开始了工作室的运作尝试。这种更加面向市场的策划室运作模式,出版社在选题开发、营销推广、组织编委会等方面,给予了一些宽松政策,为张彤工作室负责的外语类图书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彤的一次赠书经历让她体会到,作为一名策划编辑,对于学术前沿的了解以及与主流学术界的沟通,可以促使她在图书策划的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彤将新出版的《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赠送给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谢天振,让她没想到的是,谢天振很快就在别的媒体发表了一篇有关该书的学术性争鸣书评。当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个消息告诉该书作者、南开大学教授王秉钦时,王秉钦对书评中的批评意见非但没有表示不快,反而请她写信代为感谢。

  张彤说:“两位老师对于学术严谨务实的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谢老师的争鸣意见首先吸引了学界专家的目光,使南开大学出版的翻译学新书受到读者的注意,更启迪了我深入挖掘、积极开辟高校翻译类研究生必读书的想法。后来这本书经过了重印和修订再版,我也以此书为契机,开发了10多本‘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必读系列’,为翻译学科建设做了贡献,也为南开大学出版社聚拢了一批国内翻译界的优质作者资源。”

  也是从那时开始,张彤与谢天振开始了学术出版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协助其策划出版“中国文化外译:典范化传播实践与研究”系列丛书,该丛书目前已入选“十三五”国家级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张彤善于从策划编辑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她以自身在出版改革中的实践为切入点,结合其他兄弟社的成功案例,撰写了《微观改制:事业部的效绩与演变——兼论“扁平化管理”在出版社内部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借用管理学的新兴理论对“微观改制”中事业部的演进与利弊得失做出了精细总结,体现了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对行业大趋势的准确把握。这篇文章获得了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论文)奖。

  学习,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为适应出版市场的变化,2013年以来南开大学出版社开始了以事业部为试点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为资深策划编辑的张彤,在兼顾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始着手吸收新鲜血液,培养后续梯队,从而使岗位分工更加精细化,有望使研发、加工、营销团队从不同角度发力拓展图书市场。

  “特别是公众号与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开始为我们提供产品与读者的精准反馈。”张彤不仅看到了新科技带来的转变,更强烈地意识到出版社必须尽早摆脱对旧游戏规则的依赖,用新的发展逻辑洗脑,理解和应对当下媒介融合的新趋势。

  张彤说:“我们赶上了万物互联的革新时代,新媒体出版、营销的转型正在进行时,只有突破旧思维的惯性才能使之见诸成效。这一点上,作为‘60后’,我应该向年轻人学习,否则就只剩下渐行渐远的回忆了。”

  早已放下身段的张彤,乐于了解和掌握新的出版理念和信息,更乐于将这些年的经验与年轻编辑分享。在张彤看来,无论任何时代,做好策划编辑都必须首先保持对国家政策的高度敏感,把握图书出版方向;同时熟知所负责选题种类的市场供需变化,了解读者定位;一名优秀的策划编辑不仅要善于及时捕捉高价值选题,更要找到孵化选题的重要节点、学会借力关键推手的执行策略;最后,对于高校出版社的编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鉴赏力,以期能在同一知识平台上与学者对话,成为可靠的学术传播人。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