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央广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把脉”中国智能产业
来源: 央广网 2018年5月16日发稿时间:2018-05-16 15:45
 央广网天津5月16日消息(记者 苏平 王漪)15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召开之际,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南开大学发布了其承担的本届智能大会专题报告——“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驱动的智能产业发展”和“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两份报告,“把脉”中国智能产业。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中国新一代人工高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项目专家、天津大学教授柳洲出席发布会并对报告进行解读。

  “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驱动的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内生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智能化需求。该报告在实际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408家智能企业、73所大学和56所非大学科研机构等相关样本的中国智能经济样本数据库。

  描述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结构

  报告中提到,中国智能企业创建的时间集中分布在2010年至2016年间,其中的峰值出现在2014年。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是智能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其中北京市的占比为43.9%。

  目前,77.7%的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而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占比相对偏低。在智能企业所依赖的核心技术中,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人技术位列前三。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包括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平台、智能硬件和智能制造在内的17个应用领域。

 “我们的第二份报告通过6类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来评价全国各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竞争力水平。六个指标分别是:企业的实力、投资的能力、大学和非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链接者的能力、政府的响应能力、创新生态系统的对外开放度指标。评价指数推出的最终目的是给各个地区作诊断,落后地区通过借鉴发展好的地区经验,实现更好地发展。”刘刚说。

  创新生态系统成为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报告中表述,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新型孵化组织、新型创新区和政府政策的积极响应,构成了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平台已经从单纯的交易平台和创新型企业进化为包括若干子平台在内的相互嵌套的创新生态系统。

  “平台+赋能+开发者”新型孵化组织和模式的出现,加速了智能科技与经济和社会的融合。多元创新主体的聚集和结网互动,使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和次中心区的新型创新区成为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极化”载体。这些载体的聚集和联动就产生了创新生态系统。  “在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上,中国不再是一个跟随者,正在努力成为引领者。中国智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智能方面的创新生态系统,这将不仅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内生动力,而且也会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龚克说。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