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濒危民族语言的“多重”保护——以四川尔苏语为例
来源: 2018年05月08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稿时间:2018-05-11 23:30

  作者:王振 曾晓渝

  包括汉语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在内,中国具有丰富的语言资源。但是,目前有不少民族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民族语言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列为一项主要任务。各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和濒危程度不同,语言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措施也有所不同。四川省的尔苏语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其科学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不少成绩,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主要以此为例,分析新时代濒危民族语言的保护问题。

  党和政府的支持引导

  党和政府对我国文化传承和语言文字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保护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1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为民族语言的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政策支持。例如尔苏语所在的藏缅语族,仅2015—2016两年就规划完成29个一般点和23个濒危点的调查工作。

  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

  民族语言学者是开展民族语言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不少民族语言趋于或者已经濒危,但是语言学家通过田野调查,搜集和整理了较为完整的语料,撰写了参考语法,通过文字或影音等形式,在一些语言消失之前及时记录下了一批宝贵的语言资料。语言学家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使得濒危民族语言得以科学记录和保存。

  例如四川尔苏语,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宏开的划分,属于藏缅语族羌语支,包括了尔苏、栗苏和多续三种方言。国内外学者对这三种方言均有所关注。孙宏开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的黄布凡先生、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刘辉强先生是我国较早关注尔苏语的学者。近年来又有不少学者加入尔苏语调查研究的队伍,Dominic Yu(余平祥)、Zhang Sihong(张四红)的博士论文均以尔苏语为研究对象,Chirkova Katia(齐卡佳)、Zev Handel(韩哲夫)教授对尔苏语也研究颇多。他们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尔苏语得以科学保护的重要基础。

  国际层面的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语言保护与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中国民族语言的调查和研究,不乏国外学者的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也为中国民族语言的保护贡献了力量,并且在理论和方法上给我们以借鉴。除了独立的调查研究之外,国内外学者在人员培训和调查研究等方面,也开展了不少交流合作。例如2016年和2017年南开大学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民俗与文化遗产中心合作,连续成功举办两期“汉藏语研究方法暑期工作坊”,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为民族语言学领域的学生和青年学者讲授语言学基础、语言田野调查和汉藏语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为我国未来民族语言调查与保护的人才培养和力量储备做了有益的工作。此外,四川尔苏语的调查研究也是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齐卡佳教授与四川西昌学院教授、尔苏语母语者王德和先生多年来密切合作,完成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并且制定了尔苏语拼音方案,为尔苏语的记录与保护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工具;齐卡佳教授还与四川多续藏族学者韩正康先生合作完成了首部多续语教材——《实用多续语语法》,这是国内外学者通力合作的结晶。

  母语人士的自发努力

  面对母语濒危的现状,不少民族群众对于母语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地方文化部门和本民族的知识分子也采取行动,记录和保护自己的母语。王德和教授虽然并非语言学专业出身,但是在齐卡佳等语言学者的帮助下,出于母语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为尔苏语的保护呕心沥血,成果丰硕,2018年初美国语言学会授予其社区语言学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作为“语言社区成员为他们的社区语言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除了王德和教授之外,尔苏藏族还有一些文化人士,他们或编写教材,或开展培训,投身母语保护工作。例如,笔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了解到,凉山尔苏藏族鹏翁·世部先生2012年编印了《尔苏藏族语言学习读本》,雅安石棉县杨正清先生2016—2017年编写了《尔苏语音译辅导本》(两册),并在当地举办尔苏语辅导班。母语人士的努力为搜集和记录民族语资料、调动本民族群众积极参与母语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我们的时代任务,语言资源保护与开发是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做好新时代濒危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国内语言学者开展更多深入调查、科学记录工作,鼓励民族母语人士积极投身到其民族语言的保护中去。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研究,让“多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濒危民族语言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南开团队光刻图案化操控揭示...
校领导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