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广播网: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继续热议宪法修正案
来源: 天津广播网 2018-03-14发稿时间:2018-03-17 16:36

  天津广播网3月14日消息: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市法学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继续热议宪法修正案。大家纷纷表示,宪法修改,符合宪法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这次修宪对指导思想、党的领导、领导体制都做了巩固,是中国人民的意愿,也是中国全社会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张伯礼:“这次宪法的修定是14年以来的第一次,它的亮点就是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同时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路线,明确了我们以后指导的方针。总书记说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穿在脚上才知道,我们这套社会主义制度、人大会的制度、宪法的制度,完全适合当前的中国国情。”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教授认为,这次修改宪法就是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孙佑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只有不断地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做出新的规范,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成为全国人民的一个总的遵循,提供一个指引,是非常必要的。”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表示,这次对宪法做出适当修改,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李晓兵:“这次宪法修改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国家主席任期的调整。那实际上国家主席制度从1949年建国之后,都是处于探索的过程中的。经过了几代领导人的一个实践,是保持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政治秩序稳定的一个基础条件之一。我们这次宪法修改,实际上就能够保证三位一体的这样的一个惯例,转换成了这样的一种宪法制度了。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给我们更大的信心。”

  这次修宪,我国明确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检察权和监察权的国家公权力架构,加入了监察委员会专门一节。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梁津明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确保国家公权力在宪法框架下有序运行。

  梁津明:“这是中国监察制度改革的创新之举,也是事关我们整体的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监察由原来的政府领导监察升格为国家监察,监察机构不仅独立存在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存在。监察委成立后整合了纪委、监察、检察等监督资源,集中行使权力形成合力。再有,原有的监察部门主要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任命的工作人员,此次拓宽了监督对象,实现了行使公权力人员的全覆盖。”

  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张水波说,这庄严宣示了我们绝不称霸、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立场,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张水波:“把和平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加入宪法,通过宪法的形式来显示我们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这次宪法的修改不单有利于我们中国的长治久安,而且能够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交往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性保障,在国际舞台逐渐取得话语权,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最接近我们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关头,宪法的修正,将会起到划时代的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表示,这次修宪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决心,要在推动宪法实施方面做好表率。

  杨光:“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首先要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宪法的精神,模范遵守宪法、捍卫宪法权威,在工作中用法治思维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宪行政的本领,为宪法法律的有效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记者翟婧秋、周萌、靳鑫、张颖、赵征)

       http://www.radiotj.com/gnwyw/system/2018/03/14/000598368.shtml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