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刘泽华:“天子”的概念
来源: 今晚报2018年2月13日9版发稿时间:2018-02-15 10:24

  刘泽华

  “天子”一词人人皆知,谁能坐上天子的宝座,谁就占据最高权力、拥有天下,因此是最神圣的、独一的称呼。这里不说天子制度,只说“天子”这个概念的意义。

  《说文》:“天,颠也。”指人头,“大”“上”是其本意,甲骨文中的天没有神秘含义,但在《尚书·盘庚篇》则是神秘和至上神之意。

  周代商后,“天”有说不尽的含义,要之,有自然性的天和神格化的天,“皇天上帝”一直作为万能的主宰者而受到人们的尊奉,东汉郑玄说:“上帝乃天之别名。”帝王就是皇天上帝的人格化的体现,故帝王又称天子。从文献记载看,西周成王开始自称“天子”,具有神人合一的含义。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家国合一,帝祖交混,政教一元,宗教化的宗法制度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祭政合一,是古代王权与生俱来的一块胎记,只有天子才能祭天。

  “天子”之称本来已经神化了帝王,但君王们还嫌不够,干脆径直称“天”。看到“天王”“天元”“天公”“天父”“天皇”“天皇大帝”等类似概念,需要细细分辨,它既可以指天神,也可以指帝王。

  君王为天之子,受命于天,代天施治,君是天选定的“民主”。

  “天子至尊也,神精与天地通,血气含五帝精。”帝王通神或即是神。天是人的曾祖父,天和天子是父子关系,这就在观念上把宇宙世界也神秘化和宗法化了。君主代天行事,君命即天命,“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天是泛宗教性的崇拜对象,而天子则是教主,其他宗教基本都处于王权之下,或受王权支配,其中包括孔教。

  在传统思想中“奉天承运”是个大命题。先哲虽有“天听自我民听”的哲言,但只有天子才能奉天承运,在悠悠的岁月里与“奉天”含义完全相同的词很多,唐以后帝王的尊号、谥号一开头,大多是什么“统天”“法天”“仪天”“应天”“感天”“体天”之类的词,表示帝王同天有着特殊的关系,是天命的体现。这里仅举几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关之论。隋文帝说:“帝王岂可力求!孔子以大圣之才犹不得天下。”唐高祖说:“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唐太宗说:“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矣。”朱元璋说自己“本无意据有天下”,做皇帝是“天特命之”的结果。清太宗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有天子而废为匹夫者,亦有匹夫而起为天子者,此皆天意,非人力之所能为也。”司马光的以下说法大体代表了思想界的主流认识:“王者受天命,临四海,上承天之序,下正人之统。”

  我们应特别注意“奉天承运”这类套语的政治文化意义及其潜移默化的功能。就政治意义而言,“奉天承运”和“听天由命”凝结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有关“决定论”的最基本内容,将宗教意识、宗法意识与政治意识交织在一起,将神性与理性交织在一起,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历久不衰的支配性的范式。同时也是人们的政治认同的最高价值准则。就潜移默化而言,只要在习惯和无意中接受了这些观念,天子就是无可争议的绝对权威,同时也就成为臣民社会定位的前提。

  总之,天子称谓全面地论证了最高权力的一元性、神圣性和绝对性。清朝之后没有天子之称了,但“天子”一元化的观念和类似观念还以各种变体的方式存在和流行,汉语极为丰富,表达的方式层出不穷,很值得关注和清理。

 

编辑:马超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南开大学“文旅AI心理引擎”...
光大传统 “智”向未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