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领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 天津日报20180129 9版发稿时间:2018-02-04 17:56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领航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日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对于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研讨会部分发言摘要刊发。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臧学英 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学界提出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学时代命题。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启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将着力形成质量、效率和动力的“三大变革”,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可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框架体系及其内在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经过反复磨砺认真思考形成的完整体系,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把握:第一,深刻领会“七个坚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这“七个坚持”是紧密联系、自成体系的,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第二,积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这些任务的实质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今后三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这一关键时期的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集中体现的就是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坚持问题导向

  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李家祥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其中包括了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的部分,就此进行深入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地位意义有如下方面。

  一、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

  1.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里对我国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方面的体现作出了新的判断和明确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的基本依据。

  2.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为认识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指南。

  3.经济发展战略任务。十九大报告部署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方面的任务。近些年党中央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

  4.经济发展战略方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如,和自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党代会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的一个变化是经济发展目标没有提出标志性定量指标,而是强调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这适应了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的需要。经济发展转向重视发展质量,必然要摈弃速度规模的导向,建立相适应的经济体系。

  把握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还应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整体内容来思考。“七个坚持”紧密联系,就广义上说,五大理念和其他六个坚持对经济发展战略给予了引领、充实和提升。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在实施方面的集中体现。

  二、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作为经济思想的构成内容,也必然是这一整体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支撑性理论,与其他部分相互融合,同样成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2.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指导。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符合规律的必然性,但是又带来了新的挑战。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趋势,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系统回应了多种挑战,提出了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和举措,必将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大业。

  3.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新发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产生并形成了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从党的创新理论看,最初是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写进党代会报告,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专设“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阐述“三步走”的思路与部署。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发展战略的安排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际,习近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围绕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和新方法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如在党中央的报告中首次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首次使用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括,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等。这些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何自力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对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新时代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这就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前沿性、高端性、开放性和引领性,根本要求是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该体系的建立必将会有力地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转变实现经济增长。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宏伟目标,但是没有用GDP的量化指标来描述,这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这就是不再仅仅以数量指标,而是强调以质量和效益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正如报告所说:“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使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水平。

  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是强化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是极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强,则国家强;实体经济弱,则国家弱。在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经济陷入停滞的背景下,中国继续保持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优势地位。目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主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是各国竞相争夺的历史机遇。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强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方向,对落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制度保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针是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是强化实体经济,目标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制度保证。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要求。与之相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等。这些重大新举措必将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也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以实际行动努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丛屹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特中心特聘研究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明确提出“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5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3次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虽然有总量性、周期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本质内涵和属性,是“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新时代、新矛盾、新常态”,并且充分体现了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导向的政策框架,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五”,即“五大任务目标”“五大发展理念”“五大政策支柱”。

  “五大任务目标”,即“三去一降一补”,其基本内涵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结构性失衡问题。“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是转换增长模式、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有效消化房地产库存、消化泡沫并降低金融杠杆率、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等,并通过改革补足发展短板。

  “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念遵循,也是体现“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义。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和生态为优先,实现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本质要求。

  “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是政策面协调与配合的基本原则。坚决不做强刺激、保持宏观政策“双支柱”的定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激发调动市场活力,是“稳中求进”的主逻辑,也是政策面的基本取向。同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保障作为发展的底线要求。

  因此,概括来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既体现了我们深化改革坚持的问题导向,也体现了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的综合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南开大学两项目入选全国学联...
名列前茅!我校教育部哲学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
南开学子作品获评“最佳模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