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打造文明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发稿时间:2018-01-08 14:13

  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在此基础上,全国涌现出一批工作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高度认可、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文明城市典型。

  城市文明发展的抓手

  近年来,各地都把文明城市看作城市的最高荣誉,倾力打造。在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共有89个城市(区)荣获此称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红玉表示,文明城市的创建为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具体目标、一个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抓手和切入口。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有效提高了城市的公用设施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力规范了交通秩序、改善了治安状况和环境卫生条件,并形成了新型的更为文明、现代的社会风气。如成都市以“道德模范在身边”为主题打造“好人之城”,带动形成了居民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包头市通过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贵州黔东南通过设立“垃圾银行”等方式,带动社会形成卫生文明意识,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全国各大城市都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推进和落实,很多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有了突破性进展。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刚表示,文明城市创建使城市更强调宜居发展,使城市居民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城市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更富有灵性和生机,城市居民的关系也更融洽。此外,文明城市创建注重人才的引进和资源的集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刘刚介绍,天津和平区是第一批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区,经过多年的建设,成为北方地区最富文化魅力和生态宜居的城区之一。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商务配套环境,不仅使城市居民享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也使大量外地游客感受到一座城市现代与历史的交融。

  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

  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既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又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刘刚表示,人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根本,发挥公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应当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规范公众的行为,让每个居民都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二是让公众参与规划城市,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让居民充分表达对城市发展的诉求,推动政府更好地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

  创建文明城市最终受惠的是民众。在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洁人看来,激发公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意识到参与的过程是切实改善自己生活的过程,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同时,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让民众成为创建的主体而非客体。

  民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实惠,民众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也会相应得到提升。李红玉认为,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需要将目标指标与公众的认识、现实利益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广泛宣传达成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每一个指标的落实,让公众看到实实在在的社会进步和生活的便利化。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改进、遵守交通规则和职业规范等,公众都从中受益,因此会愈来愈积极参与。

  高效落实行政责任

  “尽管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如何使创建活动惯例化和常规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刘刚谈到,打造文明城市创建的长效机制,首先是通过组织固定活动,让每个市民都关注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其次,通过城市立法和规划方案,把好的设想固定为正式文本。最后,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明城市的创建本质上是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因此,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三个维度,把握城市文明建设的脉络,创造城市的价值。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和品牌建设,使居民对生活的城市拥有自豪感。

  胡洁人认为,对政府部门而言,创建文明城市最重要的在于行政责任的明确分工和高效落实。对涉及卫生、工商、税收、交通等不同类别的问题,可以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严格依法办事,实现城市法治化建设。同时,为了保障文明城市创建的效果,应当强化督查机制,建立健全通报、限时整改、跟踪回访、督察督办制度。将维系文明城市工作纳入考评体系,在监督的基础上加强激励机制,对表现出众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

    记者 段丹洁

      http://www.cssn.cn/zx/201801/t20180105_3804631.shtml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南开团队光刻图案化操控揭示...
校领导应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博...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