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体育报:转出人生新境界
来源: 中国体育报 2017年12月12日8版发稿时间:2017-12-12 21:55

  本报记者 李金霞

  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

  如今,这项运动逐渐在大中城市流行开来,不仅中老年人喜爱,全国许多高校在教学中也开展了此项目,让青年人开始接触并喜欢上这项运动。

  太极柔力球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以及和平圆满的战略思想,它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太极柔力球运动也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刚柔并济传播健康之道

  “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时,拿出练柔力球的精神,刚柔并济,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南开大学的柔力球爱好者柯凤云说。柯凤云是2008年开始接触到柔力球的,随后一步步由浅入深到精通,9年时间她已经体会到了柔力球的魅力。随着柔力球技艺的日益精湛,柯凤云开始按照节奏自己创编动作,“柔力球的创编空间特别大,我记得在2013年时特别喜欢《荷塘月色》这首歌,于是我就根据词曲创编了一套动作,没想到这套动作的反响非常好,吸引了很多教职工主动加入,这也让我受到极大鼓舞。我觉得柔力球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太极精神’,动作和曲目都是无穷无尽的,激发我们不断去探索。”

  柯凤云的同事们从人跟着球跑,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节奏中;从一上场打比赛就哆嗦、掉球,到可以在场上轻松惬意、游刃有余;从疾病缠身到健康乐观。她们成了一群不折不扣的柔力球“发烧友”,她们在练习柔力球的过程中,练就了强悍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柯凤云的同事马琴说:“我以前也尝试过很多健身项目,广场舞、夜跑都尝试过,但都没坚持下来,唯独这个柔力球让我放不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七八年了。”

  勤奋苦练圆梦全运舞台

  在全运会花式单人自编套路的赛场上,压轴出场的童胜玢凭借《体育梦·中国梦》,拿下了柔力球项目的金牌。要说童胜玢和柔力球的初相遇,还得退回九年前,童胜玢大学入学的那年,正值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柔力球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一个表演项目,在学校迎新晚会上也得以展示。“第一眼看到柔力球就觉得,这个项目特别能代表我们中国,特别有民族特色。一来它里面有太极的味道,体现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思维模式;二来它也能表现得很优美,可以通过武术、舞蹈的形式,具有特别好的观赏性。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趣。”

  在从事武术项目的过程中,童胜玢也体会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在这样氛围中成长的他,对柔力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我的这些动作做出来可能幅度很大,比如说武术的这些腾空翻呀,或者说其他肢体性的武术动作、太极动作。还有柔力球上手会有一些粘拍,手指上一些捻翻,这些都是要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如果手指灵活度不够,做大动作的时候是肯定会掉球的。”

  而为了锻炼手指灵活度和掌握球感,童胜玢将转球拍当成了一种习惯,练习柔力球八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想拿着拍子转一下。他和球拍在一起时间超过了四千小时,球拍翻转逾几百万次,球拍画圆不下千万次。正是这日复一日的练习,造就了童胜玢与柔力球独特的默契。如今,球的重量如何,球在球拍上的哪个位置,他都能够能烂熟于心。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