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社会科学报:国际关系学科日趋规范科学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19日第2版发稿时间:2017-07-24 09:49

  深化研究方法认识  重点关注周边研究

  作者:张君荣

  1964年,我国正式确立国际关系学科建制,迄今该学科已走过50余年历程。随着中国崛起与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回顾与前瞻”圆桌会议在京举行,与会学者聚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热烈探讨。

  研究议题多元

  围绕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特征,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总结了三点。第一,理论创新多有出现,从南到北,学派蓬勃发展。第二,研究方法发展迅速,这与国际关系研究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关系密切。第三,议题呈现多元化,这与中国外交实践密不可分。“相较于美国及西方的传统国际关系研究重镇,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选题更加自由,讨论主题更加多元,学者思维发散,交流活跃。”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庞珣说。

  “与世界政治变局以及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相关,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最初带有革命主义烙印,随后现实主义研究增多,近年来理性主义研究相对突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方长平认为,与此同时,在方法论方面,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一开始方法论意识薄弱,而今已有了科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刘丰认为,伴随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自主和自觉,关系理论、道义现实主义出现,“中国不仅要在国力上崛起,也要在思想上崛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汪卫华总结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三大趋势。第一,国际关系学科研究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历史、理论、现状、对策研究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自觉接轨,21世纪前十年主要围绕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展开讨论。第二,从研究形式上看,理论、范式等概念在研究中开始使用,语言、术语的变化导致国际关系著述与现状之间刻意保持距离,对策分析和理论间的区分逐渐清晰。第三,研究方法上开始自觉。这三个趋势会影响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未来的发展。

  方法是逻辑的保证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发展与方法的训练和使用密不可分,方法使用直接关系到国际关系研究的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说。

  “方法的掌握需要长期的、严肃的科学训练过程。”在庞珣看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方法意识强烈,但方法的训练与应用明显滞后,甚至与前者错位。庞珣说,国内国际关系领域,特别是青年学者在开展研究时,对研究方法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认为“只有定量研究才算方法”。实际上,无论是理论发展,还是实践检验,都需要各种方法。对于理论建构而言,逻辑最重要,方法是逻辑的保证。二是认为“方法可以被理论替代”。实际上,方法和理论互为一体,缺一不可,理论不能没有方法的检验和逻辑的保证。三是认为方法是附加的东西,比如有这样一种认识:“我有一篇文章写的差不多,现在需要在方法上拔一下。”实际上,方法应贯穿研究始终。汪卫华认为,研究方法,究其根本是逻辑问题。学术研究是为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且抽象成用概念表述的逻辑语言。方法则是连接理论和资料的桥梁,能够帮助学者在研究中对资料删繁就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是好方法。

  同时,对研究方法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方法论层面。“方法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刘丰说,与定量研究相对的是定性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常常需要案例研究。案例不是随手举例,而需要做案例表,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合适的案例。

  社会科学预测行为本身会成为社会事件的一部分,对事件进程产生作用,因此,预测的实践与研究向来难度与风险颇高。然而,由于近年来国际局势变动频频,国际关系学科对变动局势中的事件预测又呈方兴未艾之势。曾对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等事件做出成功预测的陈定定认为,社会科学预测需要遵循科学的逻辑对捕捉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社会科学预测也非常考验学者的科研能力与现实经验。未来,或可期待于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增加全方位捕捉信息的能力,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

  加强导向性国别研究

  袁正清认为,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对于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而言是一个很强的内生动力。汪卫华表示,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应该从发展的内生角度出发,把重点放在周边研究上,而不应该“撒胡椒面”式地全世界布点。方长平以欧洲研究为例,认为当前国别研究出现了一些泛化,甚至去政治化的现象。大的议题研究被忽略,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学界反思。

  汪卫华还认为,1990年代以前,国际关系尚没有很强的学科意识,主要研究以国别为导向的国际政治问题。1990年代以降,随着国际关系理论的引进,以及国际关系学科有意识地科学化,原来的国际政治研究传统被弱化,面向实际问题的外国政治问题研究逐步加强。当前国别研究、区域研究的繁荣,主要是国家发展与政策需要。具体的、导向性的国别关系研究,特别是周边研究需要加强。

  庞珣认为,对于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可忽视。“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独有现象展开研究,可能会催生出新的理论,用以检验现有的重要理论。”

      http://www.cssn.cn/gjgxx/201707/t20170719_3584176.shtml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新增2个本科专业
校友捐资千万设卓越教学奖 10...
湖南省教育厅来访
南开大学与延边大学签署对口...
《自然•方法》发表南开人工...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
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校校长论坛...
广州市南开大学校友会春茗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