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对真理的一次追求
来源: 天津日报2017年7月20日第13版发稿时间:2017-07-21 06:19
 
    新闻当事人讲述的故事

  已故教育家、化学家申泮文的教育观

  整理顾永林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因病于2017年7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在天津市档案馆里,收藏着申泮文先生的一份口述档案视频。这是2012年南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做的一次采访实录,当时96岁高龄的申先生谈到了关于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等问题。回顾这段视频,对申先生的教育理念有了更真实深入的了解。

  申泮文1916年9月7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1959年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员、副教授。1959—1978年任山西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教授。1978年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

  申泮文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读书时,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1940年毕业后,他开始了教师生涯,此后70余年时间里,从未离开过教育事业。

  申泮文名下最后一名博士生吴迪华曾在接受采访时谈道,2012年9月,他成为申泮文的博士生后,就到医院探望刚从特护病房转出来的申泮文。申泮文当时写字已经困难,但非常乐观,还和他们开玩笑说很多人进了特护病房就再也没有出来,他又从特护病房回来了。

  申泮文生前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成就显著,他编写出我国化学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镍氢电池;第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最早开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这样一位声名赫赫的大师,最钟情的,其实是给学生上课。一直到他九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他仍站在南开的课堂上给本科学生们授课。每年新生入学,南开大学很多院系都邀他开办“铸我南开魂”系列校史讲座,申泮文从不拒绝。他殷切挂念青年一代的成长,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化学人才。

  最先提倡教育的是孔老夫子

  张伯苓是近代最重要教育家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讲究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这样我就从谈教育开始,再谈“南开”的教育,谈谈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

  咱们中国的教育有传统,两千多年前就兴起来了,最先提倡教育的是孔老夫子,最初的课本就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几句话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大学的道,应该怎么办,宗旨是什么;明德的意思,是明白什么是高尚的道德素质;再有就是亲民,为民众服务;至于善。这几句话一直是我们需要强调的。

  我认为,两千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教育家,就是南开学校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所以我有一句话说“丘后一人”,指的是孔老夫子以后。因为中国有很多教育家,但是,真正实践教育、创办学校的教育家并不多。张伯苓先生一共创办了四所中学、一所有名的大学。后来的西南联合大学,他也是校务委员,所以我说他是近代中国成就最高的教育家。孔子培养了三千名弟子,里面有七十二贤人、英才。张伯苓先生培养了20万名学生,其中有很多有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比如陈省身、刘东生,都是我们南开大学的著名学者。

  同学们在学校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把人类创造的文化、文明、科技成果、教育成果传承下去;第二个目的是培养人,因为人是人类文化的载体;第三个目的是创新,社会要不断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创新。

  学生要深入社会,特别是在今天,我们每年招生很多,毕业生很多,所以竞争也很激烈。一入学,就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应该走什么方向,要走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所以国家需要我们走向大西北,那我们就去大西北,需要我们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我们就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需要我们做村官,我们就去做村官。要经得起锻炼,如果不能经受锻炼,只考虑自己个人的利益,那就不能成器。成器,要成为大器,一定要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走到我们国家需要的方向去。这是我对研究生的寄语和希望。

  什么是创新型杰出人才?

  高水平的学生应该主动学习

  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呢?这就是“钱问”。我们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核心就是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不但要有很高的道德素质、品质,而且要有能力,能够发明创造新鲜事物,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们南开大学提出来,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同学们应该主动学习,没有自己主动的学习,总是被动,不能取得成绩。要学会“怀疑”,碰到什么事情以后,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怎么发生的,我要认识这个问题,不懂的要提问题,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社会请教。

  要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要以德育人。智,就是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体,我们南开学校一直是十分重视的,张伯苓先生说“不懂体育的人不能当校长”,他在一百年前就代表南开青年提出过:“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得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中国能举行奥运会?”他的梦想我们学者都实现了。张伯苓先生最喜欢看足球,十一个人一个队,互相传球,互相联系,大家要有团队精神,球才能踢赢。美育,不但有内心美,还要仪容美,有美术、艺术的爱好。劳,不但自己会劳动,也能支持别人的劳动;不但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共同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环境。这是我对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精神,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思想。

  对弄虚作假不正之风严格处罚

  研究生必须深入研究课题

  去年(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我们在学校里编写杰出人物的事迹,组织大家去参观天津市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成就。我们正在接受教育部的一个改革项目。这里面提出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化学教育要进行现代化改革?其中最后一条,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一定要破除不正之风。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跟着大学里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作风。比如去年(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一个教授剽窃别人的成果,被人控告,最后取消了他获得的奖,免除了职务。这样的风气不是个别现象。

  我问过从国外回来的学生,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在国外,他们的作业要仔细检查,比如一个长句子里面,二十个字中有五个字与别人写的相同,那就算是一次剽窃,对这篇文章就不给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五次这样的行为,就算是犯了大的过失,要被退学。而且,这样的学生,其他学校也是拒收的。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南开以及其他学校里,缺乏这样的教育,将这样例子讲给学生,还要规定出处分的条例,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严格处罚,否则这种行为就不可能被杜绝,我们也不会出现杰出人才。

  我刚才说了,学生应该自己保持自主、自由的学习状态,抱着“怀疑”的心态去追求真理,有不同问题可以提出。老师讲课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进行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提出问题,学生不懂,下课以后可以再问。

  同时,要基于自己的实验工作,研究生必须做研究。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对真理的一次追求。深入研究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一个材料,必须要从头到尾深入学习。比如学习一门课程,有教科书,一定从头到尾读明白了,要有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自己的体育锻炼,要有亲和力,跟同学建立很好的亲密关系。在大学里,研究生彼此之间要有很好的联系,有友谊,要成为终生一世的好朋友。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17-07/20/content_13_2.htm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陈敏尔来校开展“以推进京津...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
我校两项目入选2024年度高校...
【组图】春至南开,绽放芳华
南开区副区长、公安南开分局...
南开2作品获2023中国正能量网...
南开大学获北美精算师协会VEE...
南开博士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