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技术市场报:南开大学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来源: 中国技术市场报 2017年7月11日A1版发稿时间:2017-07-11 15:37

  本报天津消息(记者 张熙 通讯员 马超)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储量丰富、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化学转化可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何良年课题组利用三甲铵乙内酯(甜菜碱)作为高效、可持续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胺和二苯基硅烷存在下实现了二氧化碳分级可控地还原功能化反应,这是学界首次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可调的2、4、6电子还原与碳—氮键构筑相结合,可用于甲酰胺、缩醛胺和甲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制备,这些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和可生物降解的功能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180MT的二氧化碳用于化工产品的合成。由于二氧化碳热力学上的低能态,能量是其转化利用的基础;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分子动力学上的惰性决定了有效将其转化必需进行活化,而活化的关键取决于高效催化剂体系。以二氧化碳合成尿素、聚碳酸酯、环状碳酸酯、羧酸酯等有用化学品是官能团化(功能化)过程,但是没有碳的价态变化和能量积累;另一方面,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甲酸、甲醇、甲醛、甲烷等潜在燃料,其还原功能化可以替代石油化工制备众多的化工产品,但其基燃料(还原产物)的市场竞争力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氧化碳通过2电子还原、6电子还原过程,可以分别得到甲酰胺、甲胺产物;但是,将二氧化碳选择性地通过4电子还原制备缩醛胺仍是具有挑战的课题,同时做到环境友好就更难了。”何良年介绍,目前对于将CO选择性地还原至缩醛水平的报道十分有限。何良年课题组发展了二氧化碳的分级可控的还原策略。他们采用四丁基氟化胺作为高活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实现了胺存在下二氧化碳的还原功能化,即二氧化碳的2或6电子还原并同时构筑碳氮键。通过调节硅烷类型,可以选择性获得甲酰胺或深度还原产物甲胺类化合物。

  通过控制实验,课题组发现,三甲铵乙内酯可用作高效、可持续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用于胺和二苯基硅烷存在下二氧化碳的还原功能化反应,实现分级可控地还原二氧化碳。利用这一策略,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用量和反应温度,可控地获得不同能量级别的还原产物,如甲酰胺、缩醛胺和甲胺。在常压、70℃反应,专一地形成甲胺化合物;在10个标准大气压、50℃反应,则获得甲酰化产物;当降低二氧化碳用量为1当量时,高选择性地得到缩醛胺。

  这代表着二氧化碳能被分级可控地还原到甲酸、甲醛和甲醇水平。迄今为止,二氧化碳分级可控还原得到甲酰胺、缩醛胺和甲胺类化合物尚未见报道。同时通过关键中间体缩醛胺的分离鉴定,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经历缩醛胺的甲基化反应路径。这一策略把二氧化碳还原和构筑碳氮键结合起来,合成了多种通常来自于石油原料的化学品和储能材料,扩大了直接从二氧化碳获取化合物的范围,将会在一定程度代替现有的石油化学工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