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人民政协报:与时代同行——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陈晏清先生访谈
来源: 人民政协报 2017年7月3日9版发稿时间:2017-07-06 11:19

 

本报记者 谢颖

  编者按:

  近日,《陈晏清哲学文集》(八卷本)首发暨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该文集收录了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陈晏清先生从事哲学研究各阶段的重要著作和文章。陈晏清先生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中,一直践行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本报记者专访陈晏清先生,探讨哲学研究如何扎根现实生活,返本开新。

  “返本开新”之路

  学术家园:近日,您的八卷本的哲学文集出版,引起学界的关注,您能不能先谈谈出版这部文集的意图并介绍一下文集涉及的主要内容?

  陈晏清:这几年,我一直想对自己几十年的学术活动做个总结,却没有想过要出版一个比较全一点的文集,这个目的只能主要靠撰写回忆录的方式来实现。后来,南开大学哲学院决定出版一个多卷本的文集,这和我写回忆录的动机时完全一致的,也是为了有助于对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做些回顾和思考,为哲学院的后继者们留下一点历史资料。

  学术家园:您曾经借用“返本开新”这个词来概括自己的学术活动历程,这个八卷本的文集是不是也是按照“返本开新”这个基本线索编辑的?

  陈晏清:是这样的,但不是故意的。看样子,我的研究活动是按照返本开新这个线索一步步推进的,全部文集显得颇有逻辑性,似乎这个研究路向几十年前就确定了。可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返本开新”并不是我的发明、我的独创,并不是几十年前我开始学术活动的时候就想过什么“返本开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走返本开新之路,这是由新时期中国的哲学状况和社会状况决定的,是新时期中国哲学发展的客观逻辑。哲学研究者只要做到与时代同行,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只要直面时代的问题,就会依据中国哲学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需要出发,去安排自己的研究工作,就一定会走“返本开新”之路,只是自觉程度可能有高有低,或者具体走法各不相同而已。我也是在学术研究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才逐渐地、比较自觉地把握到了这个客观逻辑的。

  学术家园:您曾说“返本”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如何理解?

  陈晏清:“返本”是一项艰巨的理论任务,不能不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返本”的第一步是哲学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我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对“四人帮”哲学的系统批判;二是着手清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哲学思潮(主要是唯意志论和“斗争哲学”);三是编写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有选择地纳入了我连续几年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班开设的“哲学原理提高课”的课程内容。这就是文集第一、二卷的内容。这是“返本”的第一步,当然是重要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是一个宏大的问题,几句话是说不充分和确切的。如果可以用一句话去回答,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语)。这就是马克思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就是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所在。因此,科学的社会实践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就是要建构一个将实践观点贯通到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体系。这是通过教科书体系改革的研究达到的,这就是文集第三卷记载的内容。第三卷收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它是由专著《现代唯物主义导引》改编的)就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实践论解读。

  在现实中寻找新的生长点

  学术家园:您说过“返本”不是目的,“返本”是为了“开新”,那么,如何理解“开新”?您是如何在“返本”的基础上“开新”的?您能不能结合文集的具体内容谈谈体会?

  陈晏清:“开新”就是哲学的理论创新。哲学理论的创新应是在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上把哲学推向前进,而不能走到岔道上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在哲学理论上创新,首先就要探寻哲学的新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只能存在于我们时代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中,那就是时代的问题。只有直面时代的问题,才能在谋求时代问题的理论解决中产生新的理论。所以,哲学创新的首要的工作就是探寻哲学走向现实生活的通道,这就是我们说的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显然,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的强调,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本性的回归,这构成了哲学理论创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念前提。

  20世纪90年代初期,哲学体系改革的高潮接近尾声,也恰好是邓小平南方谈话重新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加快进入了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悄悄地却快速地发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范式转换的变化。有的学者把它表述为由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范式转换,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领域哲学的纷纷兴起。哲学的研究不是面向哲学体系,而是面向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的问题。这正是一种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我们南开是选择了社会哲学,认为社会哲学是哲学与社会现实生活会通的最佳渠道之一。

  学术家园:我们注意到,倡导和开展社会哲学的研究,是您的最重要的学术经历。开辟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一定是很艰难的。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哲学,您是如何开展社会哲学研究的?

  陈晏清:你说的不错,确确实实是很艰难。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明显地存在两种不同的哲学维度,即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维度。历史哲学的维度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类历史的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社会哲学的维度则是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唯物史观就是历史哲学的维度,即一般历史观的维度,用唯物史观创始人的话来说,它只是从对人类历史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马克思的许多著作只有从社会哲学的维度去解读,才不至造成误读。例如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他的政治、历史著作考察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状况,剖析了它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他还在同欧洲社会的比较中对东方社会的社会特征和发展道路等等做了一定的研究,这都是社会哲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把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考察的一些具体结论统统装进唯物史观的框子里,当这些具体的理论结论被历史进程所修正时,就会有人借此而否定唯物史观的价值。你说,这样混淆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界限,其结果是抬高了唯物史观还是贬损了唯物史观?当然是贬损了唯物史观。

  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两个不可割裂的哲学维度。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这两个哲学维度的关系,就有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根据。当然,不在“社会哲学”的名义下,也可以进行这样的研究。许多优秀的哲学工作者就是一直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研究我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很有成就。但是,开辟社会哲学的专门领域,就会使这种研究更自觉、更有效、更集中,在有条件的单位,例如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学术群体,还会使这种研究更系统。开创社会哲学的专门哲学形式,是有利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发挥哲学的社会功能的。

  学术家园:那么您和您领导的学术团队是如何开展社会哲学研究的?

  陈晏清:社会哲学直接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这还是关于社会哲学的一般规定,是从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相区分、相对应的意义上做出的规定。但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是一个异常庞大的社会生活体系,因此必须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否则,研究工作便无从下手。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就是社会哲学的最好的切入点。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切入点,我在几篇文章中都做了说明,这里就不重复了。自从把社会哲学作为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主要博士研究方向以后,十多年里,大部分的学位论文选题都是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最后还出版了我主编的一套社会哲学研究丛书。实际上是一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理论丛书。这套丛书选了十本,其实,写成出版了的远远不只十本,这固然是因为出版条件所限,但也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这十本都是研究社会转型中更具有基础性的问题的著作,把它们集中起来,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观念框架,帮助人们增强社会变革的自觉性。

  传承和弘扬优良学风

  学术家园:您最近几年又把研究精力集中到政治哲学方面,这同以前的社会哲学研究是什么关系?

  陈晏清:这还是社会哲学研究的继续。在广义上,即在同历史哲学相区分、相对应的意义上,社会哲学就包括了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当然包括政治生活。事实上,我们曾在“社会哲学”的框架内已经研究了一些政治哲学的问题,现在只是将社会哲学研究的视角集中到政治哲学上来。20世纪末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哲学自身的发展,都把政治哲学的研究推到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社会哲学的研究也应随着社会状况和哲学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部署。我想,把政治哲学作为重点也不是永远如此的,将来也还会有所调整。我们现在采用“社会政治哲学”的表述,文集第七卷的卷名就是“社会政治哲学论集”。这是为了突出政治哲学而采取的一种研究方向的表述,而不是一种学科的表述。学科的表述只能是社会哲学、政治哲学。

  学术家园:您一直强调哲学要扎根现实生活,培育一种新的学风,即强调现实关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您如何践行?又是如何把这种学风传给学生的?

  陈晏清:这个文集所记载的,可以说是我所在的学科的集体成果。尤其是在后期,好几项都是项目成果,有国家的、教育部的。在现代条件下,要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开创新的研究领域,甚至创建新的学科,没有一个强大的优秀的团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会涉及非常广博的知识,而且多是新知识;会涉及多方面的理论、观念上的澄清和更新。靠一个人,至少是像我这样的人,是做不到的。我希望培育的学风,就是在团队的合作研究中,相互影响、共同培育的。现在的团队,都是我的学生,将来越来越多的会是他们的学生。这个文集如果有点价值的话,主要也是对于这种学风的传承和弘扬或许能起些作用。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