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4日讯(记者 赵秀红)老师为他起名“泮文”,寓意“入泮习文”,即行“入泮礼”,开始学习,他一生有70余年站在讲台上,带领学子“入泮习文”,是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他是“土货南开”的代表人物,这位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博士学位的中科院院士,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斯人已逝,南开园里满是离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因病于今天0时4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申泮文祖籍广东省从化市,1916年9月7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至1959年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员、副教授;1959至1978年任山西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教授;1978年至今,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我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申泮文是“土货南开”的代表人物,他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编写出我国化学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第一个引入美国科技出版物;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镍氢电池;第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部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最早开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70余卷册、4000余万字的著作,申泮文堪称“最高产”的化学家。他也一直在求新求变,如同他对化学这门古老学科的理解:“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门创造新世界的科学。”
“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教育家。”申泮文这样说。他70余年没有离开讲台,93岁高龄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改论文。他常说:“国际上有名的高等学校都要找学术造诣最高、经验最丰富的教授给本科生讲课,南开大学也有这样的优良传统,我认为给本科生讲课是尽我作为教师应尽的责任。”77岁那年,他被诊断得了胃癌,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出院后,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仍然执意回到讲堂。
申泮文的百岁人生,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主题词”,一个是“化学”,另一个是“爱国”。他说:“我一生的时间就干了这两件事!”每年新生入学他都要登上讲台,给学生讲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校光荣传统教育第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教师的责任。现在,我的事业后继有人,我此生了无遗憾!”
大师已故,师生黯然。“他老人家90多岁高龄还坚持给本科生讲课,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而且从不迟到。”申泮文组建的分子科学计算中心主任周震和南开教师王一菁提起当年给申老做助教的日子这样说。如今两位年轻教师已经接过老院士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给本科生讲授当年他亲自开创的课程——化学双语教育,甚至“按照国际上女士优先原则教室前三排只坐女生”的惯例都延续了下来。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张鲜明今天特意来到灵堂送先生最后一程,他说,上学用的教材都是先生编写的,对先生有很深的感情。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孙万喜的话代表了很多年轻学子的心声:“先生的爱国热情为公,先生对化学学科的贡献为能,先生用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南开的‘公能’精神,我们年轻一代一定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