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可·波罗之谜”仍未终结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10月12日7版发稿时间:2015-10-15 08:11
  

  1995年,时任大英图书馆中文藏书部主任吴芳思(FrancesWood)在其所著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中全盘否定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论。这场论战至今仍未平息。近日,该书中译本再次推出。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吴芳思,她重申了上述观点并将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一事称为“永远迷人的话题”。

  马可·波罗来华真伪存在争议

  吴芳思认为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仅是虚构与编造,马可·波罗只到过黑海沿岸,他关于中国的知识,主要来自道听途说和波斯人的导游手册。吴芳思提出了4个主要论据,首先,在中国的文献中找不到马可·波罗;其次,《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对襄阳战役等的记载不真实;再次,马可·波罗久居中国却不懂汉语,书中许多地名都用蒙古语、波斯语等;最后,他没有提及茶叶、汉字等中国特有的事物。

  对于吴芳思的观点,杨志玖、蔡美彪、黄时鉴、罗依果(IgordeRachewiltz)等中外学者均曾撰文提出商榷。2012年,德国学者汉斯·乌尔里希·沃格尔(HansUlrichVo-gel,又名傅汉思)出版《马可·波罗在中国——来自货币、食盐和税收方面的新证据》一书,坚持马可·波罗所说为实。而吴芳思的基本观点至今未变,仅在新版译本的序言中对一些论据有所修正。她认为,马可·波罗未提到筷子这种对欧洲人而言非常神奇的东西,这是难以解释的。研究了《游记》不同时期的版本后,她表示:“鉴于《游记》原始版本篇幅甚小,却在数个世纪中不断得以‘扩容’的事实,我觉得将此书视为一个关于中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的数据库,或许更为适宜。”

  “百万先生”为何质疑缠身

  怀疑、否定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并非吴芳思首创。马可·波罗在世时,《游记》的真实性即遭到怀疑:他描述中国的人口与财富时所用的数量级动辄就是“百万”,令威尼斯人觉得荒诞不经,因此称他为“百万先生”。面对质疑,马可·波罗临终前坚持自己所言非虚:“我所说的,还不及我见到的一半。”

  在学术界,英国马可·波罗研究专家亨利·玉尔(HenryYule)曾表示,马可·波罗对中国的记载存在多处疏漏。德国学者傅海波(HerbertFranke,又译福赫伯)等也怀疑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则是怀疑和否定马可·波罗中国之行的集大成者。

  对此,多位学者表示,好奇心理人皆有之;对历史人物有所疑问也属正常。马可·波罗受到质疑,正是因为他在西方认识东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龚缨晏认为,从马可·波罗开始,欧洲人改变了对东方的看法,所以他们会普遍关注相关问题。此外,疑问还与时空变迁有关。今天西方人到中国旅游很容易,他们并不考虑现在与元代的“时间差”,发现自己所见的中国与马可·波罗的描述不一样,如长城、茶叶等在《游记》中无法找到,难免产生疑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称,《游记》是一大奇书,对当时的西方人冲击很大。该书中也有夸大之处,可以挑出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毛病和漏洞。怀疑还出于中西史料中未找到直接记载马可·波罗来华的第一手资料。不过,虽然马可·波罗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但距得到证明仅一步之遥。杨志玖先生曾在《永乐大典》引自元代的《经世大典·站赤》中发现了新的线索,其中所记载的1291年护送阔阔真的三位使者的姓名,与《游记》中的记载完全一致。

  “名不见经传”并非有力证据

  虽然我们暂时并未发现马可·波罗被记录在历史典籍中的证据,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否定说”的论据。李治安表示,当时来华的西域人数量众多,马可·波罗的地位不会太高,名不见经传也属正常。研究表明,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西域人等,当时生活在色目人的世界中,要靠翻译官与汉人沟通。当时,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三个世界,马可·波罗最多会一些蒙古语,在汉文文献中未留下记载也不奇怪。

  法国汉学权威保罗·伯希和(PaulPeliot)与英国汉学家阿瑟·克里斯托弗·莫尔(ArthurChristopherMoule,又名穆阿德)合译了《游记》,还独力完成了《马可·波罗游记诠释》。李治安认为,伯希和如此重视与《游记》相关的工作本身就是对《游记》真实性的有力证明,可代表西方汉学界权威的态度。

  此外,龚缨晏表示,“否定说”无法解释书中详细的描写从何而来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对讨灭乃颜、大都叛乱中阿合马之死等历史事件,《游记》中的记述比汉文史料的记载更为丰富和集中。如果马可·波罗并未来过中国,那么他将很难得知某些细节,也根本无处去抄。而那本所谓马可·波罗使用的波斯人的导游手册至今仍未被发现。谈及围绕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一事而展开的长期争论,李治安对记者表示,对学术问题允许认真怀疑,学者也有义务认真回应、答辩。建议组织学术辩论,让持“否定说”、“肯定说”的双方充分争鸣,让更多人去鉴别。(张春海)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南开区副区长、公安南开分局...
南开大学获北美精算师协会VEE...
南开博士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