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晖)为深化大中小一体化育人衔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天津市西青区少年宫,打造“思政+科普”沉浸式一体化课堂。西青少年宫科学班学生及生科院百余名师生参与,在行走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感受知识魅力与红色情怀。
活动首站聚焦校园自然景观,生科院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系教授石福臣担任科普向导。他以校园常见杨树叶为起点,带领学生沿东门至中心花园行进,结合沿途乔木、灌木与花卉,深入浅出讲解叶片结构、光合作用原理及植物生存智慧。“枫叶叶脉像植物‘血管’,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石教授边示范观察方法边讲解,学生们手持笔记本记录,不时提问,在互动中实现“课堂知识与自然实景”深度联结,筑牢科普基础。
科普课堂同时,石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先后驻足总理像、思源堂等校史地标,在总理像前,重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嘱托,解读“爱国、敬业、创新、乐群”校训的红色基因;同时结合南开历史,展现“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使命担当。学生们肃立聆听、交流感悟,红色种子在行走中悄然扎根。
师生共同前往生科院生物站,以叶脉书签制作实践收尾,形成“理论—感悟—实践”课堂闭环。在志愿者细致指导下,西青少年宫学生按步骤制作叶脉书签,让“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形成呼应。
此次大中小一体化课堂,是生科院依托学科优势与红色资源探索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通过“植物科普奠基、红色思政铸魂、实践操作赋能”三维模式,既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又厚植爱国爱校情怀,有效打通不同学段教育衔接“断点”。未来,生科院将继续优化“思政+科普”内容体系,开发更多沉浸式育人活动,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南开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