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津门红色基因·生命科学使命”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天津觉悟社、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天津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志愿宣讲、问卷调查和专题学习等形式,队员们深入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并结合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向社会传递红色文化与公能品格。
追寻伟人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实践队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生动的讲解,回顾了周恩来总理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深刻感悟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为深入了解公众对红色教育基地的认知情况,队员们向参观游客发放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参观体验、历史教育意义及改进建议等。许多受访者表示,周总理的事迹令人深受触动,红色场馆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实践队还与天津市天朗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共同走进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系统学习了天津地方党史,从五四运动到平津战役,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深刻体会到党带领人民奋斗的辉煌历程。活动中,队员们面向参观的小朋友开展了“校训小课堂”,以周恩来总理与南开大学的渊源为切入点,讲述总理青年时期“爱国三问”的故事,阐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内涵,鼓励孩子们以总理为榜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探访革命旧址,思考时代担当
在天津觉悟社纪念馆,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感人事迹,并向游客发放了关于觉悟社历史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实践队的活动还引起了天津电视台的关注,受邀参与《航拍天津》纪录片的拍摄,通过镜头展现了南开青年学子学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的精神风貌。
在平津战役纪念馆,队员们认真观看了战役史料和实物陈列,对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精神肃然起敬。结合生命科学专业背景,队员们特别关注了战争时期的医疗卫生条件,对比了战争年代与当代的医疗资源差异,深刻体会到科技进步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作为生物学科的研究生,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的科研条件,努力为国家的医疗健康事业贡献力量。”队员安思雨感慨道。
在天津革命纪念馆,队员们系统学习了天津在近代革命中的历史贡献,从辛亥革命的酝酿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再到解放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践行公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之旅,更是一次专业与思政相结合的生动课堂。队长吕欣瑶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周总理‘公’与‘能’的实践精神。作为南开人,我们既要传承红色基因,也要在新时代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队员李硕也深有感触:“看到孩子们对校训充满好奇的眼神,我深切感受到红色教育薪火相传的意义。”
未来,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将继续以周恩来总理为楷模,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科学报国与服务人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传统,展现新时代青年铭记历史、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