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豫宛 郝易非 高鑫)为探寻乡村振兴密码,贡献青年智慧力量,近日,南开大学商学院“红色基因筑根基 数农融合促振兴”社会实践团奔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深入田间地头、文化遗址与旅游节点,聚焦“农文旅”融合开展社会实践,以青春视角解码乡村发展路径,在实践中书写青年担当。
聚焦农业:深挖西甜瓜产业脉络,探寻甜蜜致富路
在农业维度,实践团将目光锁定茅畲乡的特色产业——西甜瓜。成员们深入当地西甜瓜科创园,实地参观现代化的种植培育场景,并与园区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访谈,实践团详细了解了西甜瓜从育种选种的历史沿革,到播种、管护、收获的完整生产过程,以及当前种子销售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挑战。从传统种植经验的代代传承,到现代市场对品种优化、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成员们清晰感知了产业发展的核心脉络。同时,调研也揭示了当地在品牌塑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存在的提升空间。实践团深刻意识到,只有充分挖掘产业特色优势,有效打通市场流通环节,才能真正让西甜瓜这颗“甜蜜果实”转化为支撑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探寻文化:革命精神与翰墨书香共筑乡村之魂
文化探寻中,实践团领略了茅畲乡革命文化与书法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成员们走进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茅畲小学(中共黄岩县委旧址所在地),在古朴庄重的建筑里,聆听了关于抗战岁月的动人红色故事。老党员深情并茂的讲述,让书本上的革命精神变得鲜活可感、直抵人心。
漫步于承载历史记忆的老街,实践团成员们触摸着斑驳墙面上留下的书法印记,并与当地文化传承人进行对话,深入了解了书法艺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滋养着一代代茅畲人的精神世界。革命精神与书法文化如同茅畲乡的“精神双璧”,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切体会到,守护好文化根脉、讲好本土文化故事,是赓续乡村灵魂、凝聚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
实践旅游:串联红色资源,设计融合旅游新路径
在旅游实践层面,实践团以红色旅游为脉络,实地走访了山卡纪念馆、革命老妈妈故居陈列馆、红色长廊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景点。成员们积极参与当地红色旅游路线设计的研讨,跟随专业讲解员的脚步重走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沉浸式感悟红色历史。
实践队员张有全在完成茅畲“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线路实地调研后表示:“当红色故事与稻田花海相映成趣,当革命旧址旁响起游客的赞叹,我真正理解了‘红绿融合’的魅力——这不仅是用生态底色点亮红色教育,更是让乡村借历史文脉焕发新生。我们设计的不只是旅游路线,更是一条让年轻人愿意走进、让红色精神可感可触的传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