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翟怀慧 邓盈利 丁晨虹)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6月17日至21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传承与绿色崛起”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开展“师生四同”暑期实践,深入探索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初到阜平,实践队就深入晋察冀革命老区,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于此启幕。队员走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花山毛主席故居,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温抗战历史,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爱民情怀与艰苦作风。在边区公园“抗日模范根据地”朗读会上,队员翟怀慧与房娇接受阜平县广播电视台采访,强调传承红色文化、赓续抗战精神,让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交汇共鸣。
聚焦乡村振兴与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南开大学“师生四同”社会实践队与阜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晋察冀革命边区纪念馆及《阜平县志》主编进行深度访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银萍以“红色超马”为突破口组织专题研讨,多维剖析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核。
实践队实地考察国煦大央厨、“老乡菇”等当地企业,揭开阜平以“红色超马”为依托的创新发展路径。国煦大央厨企业代表顾晓东介绍,连续三年冠名“红色超马”赛事不仅让企业品牌声名远扬,还通过规模效应有效压缩生产成本;赛事联动生产端与消费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激活县域经济内循环。赛事期间同步举办的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为“老乡菇”等产品带来海量订单,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实践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的考察足迹,深入骆驼湾村、顾家台村、黑崖沟村等地,实地感受革命老区发展现状,调研产业兴农的实践成果。
在骆驼湾村,队员们赴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访的贫困户唐荣斌旧居参观。如今,这座旧居已改造成“骆驼湾村一号院”,行走村中,整齐的民宿、平坦的道路、焕然一新的院落映入眼帘,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给村庄面貌和村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政策的落地生根,让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南开大学黑崖沟猫村乡村工作站以及猫村科技小院,实践队与村党支部书记赵先宁、南开大学驻村博士生李聿翻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面对当前“多而不强、遍地开花”的发展现状,队员们迅速调整思路,积极为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回到学校后,队员们仍马不停蹄地整理思路并草拟出《黑崖沟村体育项目发展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