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多彩校园
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师生赴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乡村工作站开展调研交流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6-27 15:29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煊)6月24日,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芳,副院长王红厂带队赴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石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组织了来自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阿联酋等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参与,专业教师、辅导员一同参与。此次活动依托我校于2024年8月建立的“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平台,旨在引领国际青年学子深入中国乡村腹地,切身感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促进跨文明对话与理解,彰显南开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石横村作为一个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如今已成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的“先进村”,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缩影。在实践过程中,留学生们深入了解到石横村的振兴密码:通过创新实施“小田并大田”模式,成功整合421亩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积极招引优质企业,如汽车零部件等公司落户,不仅解决了30余名村民就业,更激活了村庄产业多元化的引擎;葡萄、花生、水稻等特色农作物的集中经营,则铺就了村民持续增收的坚实路径。这些扎实举措,生动诠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

  在与当地工作站站长、石横村支书李振渠的座谈会上,留学生们围绕土地流转机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村民福利保障等核心议题踊跃提问,展开深度交流。村支书系统讲述石横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盘活土地资源、精准招商引项,实现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 “双提升” 的奋斗历程。座谈会上,袁芳带领留学生们回溯南开大学校史,解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的使命初心;王红厂与师生共同回顾中国乡村数十年变迁,感悟脱贫攻坚与乡村建设成果。随后,留学生们走进现代化乡村工厂,观摩高效生产流程;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作物种植管理,近距离感受科技兴农魅力。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支撑,“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整合校内智力资源,为石横村的农业技术创新、产业规划升级等提供了有力的“南开方案”。此次留学生的加入,为工作站的社会实践注入了宝贵的国际化视角,是南开大学推动中外青年在乡村振兴领域交流合作、贡献智慧的有益探索。

  对于留学生们而言,石横村之行是一次震撼的国情教育和文化体验。他们亲眼见证了中国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深刻变革。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深有感触地表示:“此行颠覆了我对中国乡村的传统印象。石横村的活力与现代化程度令人惊叹,其发展路径和治理经验,为泰国乃至全球乡村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为国际青年学子打开了一扇读懂当代中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也为石横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多元思考。南开大学将继续依托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这一平台,组织多元丰富的实践活动,持续搭建中外青年交流互鉴的桥梁,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坚实的南开力量。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国际知名数学学者Joshua Zahl...
南开大学2025年高招咨询开放...
南开教授荣获2025年ACS Catal...
【学习教育】杨庆山讲授深入...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
南开大学科技创业孵化与成果...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