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雨桐 崔丽月)2月13日,河间市北司徒中学和行别营二中学生演出的英文短剧《愚公移山》在河间市行别营镇政府礼堂上演。演出中,同学们扮演的“愚公”和“智叟”,一开口就是流畅的英文,动作神态惟妙惟肖。这是他们首次用英文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补足乡村英语口语教育短板,南开大学外文剧社成员组成社会实践队,前往河间乡村工作站推进“外文戏剧进乡村”项目。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剧社的同学们前期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线上教学,讲解戏剧知识和剧本,示范和纠正发音,覆盖了北司徒中学、北司徒小学、行别营二中等多所中小学。
“这里发音不准确,你听听我刚给你录的音”,春节假期期间,即将演出的小演员们给实践队的小老师们发来了自己逐句录制的台词发音,外文剧社队员一一为同学们示范、纠音,并根据同学们的语言水平调整剧本。随后,外文剧社的6位同学分成2个小组,分别对北司徒中学的13名同学和行别营二中的12名同学进行了为期4天的面对面戏剧教学。教学内容涉及英文剧本《愚公移山》中涉及到的词汇、语法及其演绎技巧等。
沧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广林在观看小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演非常成功,同学们对剧本的理解很深刻,语言表达很流畅,感情投入很充分,充分展现了乡村娃娃讲好英语、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潜力,南开大学‘外文戏剧进乡村’项目对于提振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补足乡村孩子的英语口语教育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
行别营二中的英语教师王艳青见证了“外文戏剧进乡村”项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她表示,最后的结果令人惊喜,中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努力,让人刮目相看,乡村孩子也大有潜力可挖,而且这种潜力不可想象。北司徒中学李优睿同学的妈妈自豪地分享着孩子表演的视频,她说,孩子非常喜欢这项活动,外文戏剧让孩子觉得英语很有意思。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忠对这两所学校同学们的进步感到非常欣喜。自南开大学河间乡村工作站2023年建站以来,张文忠先后多次深入河间市中小学进行调研,考察当地外语教学水平、教学需求并开展教研活动,促成教育部外语虚拟教研室在乡村中学的首个落地,指导成立英语兴趣社团,有效推动了当地外语教育教学法的提升。“英文戏剧,是一种重要的英文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技能、表达与合作、情感与交流等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挖掘中国经典成语里的故事和精神,编写适合于中小学生水平的英文剧本,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张文忠表示。
外文剧社实践队的同学们表示,能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也寻找到了未来学习与科研的方向,寻找到了新的人生奋斗目标。
据悉,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河北省河间市、四川省巴中市、内蒙古多伦县等多地分别建立了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为当地多所中小学提供教育教学帮扶、英语口语支持、红色文化宣传等服务。以张文忠教授为代表的国家级课程教学团队累计在河间市培训乡村英语教师500余人次,辐射当地师生1000余人次,让“金课”照亮农村青少年成长之路。未来,学院将在更多中小学开展“外文戏剧进乡村”活动,为下一步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乡村中小学总结经验和摸清规律。
|